[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09254.3 申请日: 2011-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2217566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发明(设计)人: 徐永健;卢光明;陆慧贤;葛奇伟;孙斌;戴广谱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代理人: 程晓明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通过池塘设置有环沟和聚乙烯网片形成的Z形隔离带,三疣梭子蟹生长较好,三疣梭子蟹之间的残杀率较低,养前自然培植的浮游植物有利于水质自净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生长,每亩池塘大黄鱼苗和三疣梭子蟹苗的放养密度调控,使饲料和排泄物的再利用率较高,水体的自净率也较好,大黄鱼的和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较高,分别为55%和25%以上,且养成的大黄鱼品质较好,同时养殖期间水质用复合微生物调控,可以使微藻呈现平衡生长,有利于水质的净化和大黄鱼和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混养效果较好,存活率较高,品质较佳,经济效率较高的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黄鱼 梭子蟹 池塘 混养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大黄鱼与三疣梭子蟹的池塘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池塘设置:在池塘内的四周挖宽为1.5~2米、深为0.5~1米的环沟,所述环沟内用长为1.5米,高为40厘米的聚乙烯网片互相连接铺设成Z形隔离带,所述聚乙烯网片上设有直径为15~25厘米的网孔,每亩环沟铺设有280~320片的聚乙烯网片; b、养前管理:放养大黄鱼苗前,先用生石灰对池塘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池塘200~300斤,然后灌入清洁海水为池水,环沟的池水深为1.5~2.5米,在池水中添加无机和有机肥料,池水氮磷比控制在1: 5~15,再自然培植浮游植物12~18天; c、苗种放养:浮游植物培植完毕,在每年5月初向池塘内放养长为45~60mm规格的大黄鱼苗,每亩池塘放养大黄鱼苗200~300尾,在当年6月初或7月初再放养三疣梭子蟹苗,6月初放养重为4.5~6g规格的三疣梭子蟹苗,每亩池塘该规格的三疣梭子蟹苗放养总重量为15~20斤,7月初放养重为10~15g规格的三疣梭子蟹苗,每亩池塘该规格的三疣梭子蟹苗放养总重量为6~10斤; d、养殖期间水质调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40公分,溶解氧不低于4mg/L,水温低于30℃时,每隔2~3天换水一次,水温达到30℃及以上时,每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体积的20~30%,大黄鱼苗放养10~20天后,每周用硝化菌、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调控水质一次,每亩池塘复合微生物的用量为0.6~1.5公斤,所述复合微生物中所述硝化菌、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的质量比为1:2~5:1; e、饲料管理:饲料由鳗鱼粉和鲜鱼糜按重量比3:6~8混合,搓制加工而成,每天早晚投喂2次,每天投喂量:大黄鱼苗体重小于10g时,饲料投喂量为鱼苗总体重的8~12%,大黄鱼苗体重为10~100g时,饲料投喂量为鱼苗总体重的6~8%,大黄鱼苗体重大于100g时,饲料投喂量为鱼苗总体重的4~6%;f、病害防治:每隔一个月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泼洒一次,每亩池塘每次生石灰泼洒量为20~30斤,漂白粉泼洒量为1.5~2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092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