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芦苇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4646.2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艳;王珍珍;张新颖;王君;刘珊珊;刘发辉;陈丽莎;顾蓓莉;周薇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利用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石油类污染湿地的土壤中芦苇,待其适应后,在土壤中加入嗜油菌的菌悬液,在嗜油菌与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下,除去土壤中的石油类油污;所述的种植芦苇的密度控制在160~400株/m2;所述的菌悬液与土壤的体积质量比为1~5:100ml/g。本发明采用筛选得到的降解菌群可强化芦苇根际对于油类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对环境破坏小,而且可进行原位修复,不需要处理现场,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费用低且适于大规模操作,在治理污染的同时还有保土固岸及防止水土流失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芦苇 微生物 联合 修复 石油 污染 湿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芦苇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类污染湿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石油类污染湿地的土壤中芦苇,,待其适应后,在土壤中加入嗜油菌的菌悬液,在嗜油菌与植物根系的协同作用下,除去土壤中的石油类油污;所述的种植芦苇的密度控制在160~400株/m2;所述的菌悬液与土壤的体积质量比为1~5:100ml/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646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