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气体原料借助催化氧化进行脱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5627.5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9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松园;刘俊涛;刘国强;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18 | 分类号: | C01B31/18;B01J23/42;B01J2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CO气体原料借助催化氧化进行脱氢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用于CO气体原料借助催化氧化进行脱氢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困难,存在氢气脱除率低,CO损失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氢气和CO的气体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80~260℃,体积空速为100~10000小时-1,氧气/氢气摩尔比为0.5~10∶1,反应压力为-0.08~5.0MPa的条件下,原料依次与组合反应器内的上绝热催化剂层、等温催化剂床及下绝热催化剂层内的贵金属催化剂接触,原料中的氢气被氧化为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CO气体原料借助催化氧化进行脱氢反应的工业生产中。 | ||
搜索关键词: | co 气体 原料 借助 催化 氧化 进行 脱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CO气体原料借助催化氧化进行脱氢的方法,以含氢气和CO的气体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80~260℃,体积空速为100~10000小时‑1,氧气/氢气摩尔比为0.5~10∶1,反应压力为‑0.08~5.0MPa的条件下,原料依次与组合反应器内的上绝热催化剂层、等温催化剂床及下绝热催化剂层内的贵金属催化剂接触,原料中的氢气被氧化为水,其中组合反应器基本由原料入口(1)、原料入口(2)、气体一次分布室(26)、气体一次分布室(27)、下绝热催化剂层(30)、反应管束外管(5)、反应管束内管(28)、等温催化剂床(7)、上绝热催化剂层(31)、气体二次分布室(24)、集气室(13)、多孔集气板(11)和产物出口(12)组成,催化剂床(7)依反应气流动方向顺序分为第一换热区块(22)、第二换热区块(19)和第三换热区块(16);在反应器上管板(4)的上部设置上绝热催化剂层(31),在反应器下管板(10)的下部设置下绝热催化剂层(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456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球幕放映系统
- 下一篇: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ABS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