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γ-氨基丁酸茶粉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07686.3 | 申请日: | 201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谭俊峰;许勇泉;尹军锋;吕海鹏;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6;A23F3/22;A23F3/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γ-氨基丁酸茶粉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包括:1)茶树鲜叶前期处理;2)分阶段烘干杀青处理;3)除茎梗处理。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且能有效获得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茶粉,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丁酸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γ‑氨基丁酸茶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茶树鲜叶在真空度0.04‑0.1MPa,温度15‑30℃条件下处理2‑6小时;(2)将步骤(1)得到的茶树鲜叶在热风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热风杀青机中热风的温度控制为300‑500℃,杀青2‑3分钟,至鲜叶内部酶活性丧失,鲜叶不再发生红变为止,然后分两阶段进行烘干处理,第一阶段在温度100‑120℃条件下,烘干处理8‑12分钟,待茶叶冷却回潮后进行第二阶段烘干处理,第二阶段在温度80‑100℃条件下进行,烘干处理直至茶叶含水率为3.0‑4.5%;(3)将步骤(2)得到的茶叶进行除茎梗处理后,在气流式粉碎机或电子石磨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气流式粉碎机转动频率控制为28‑38Hz,气流式粉碎机中茶叶的投叶量为10‑20Kg/h,电子石磨粉碎机转速控制为40‑80r/min,粉碎直至茶叶粒径为50‑75um,即得到γ‑氨基丁酸茶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00768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