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交流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6594.1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S·彼得·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S·彼得·李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陆弋;王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刷交流马达(BACM)(10),由转子(44)和不导电的定子(12)组成。转子(44)具有外表面(50)、右侧表面(34)和左侧中间表面(16),具有腔(26)的突起(20)从左侧中间表面延伸,马达支撑杆(38)插入所述腔中。定子(12)包括多个纵向延伸的布线凹口(36),且在左侧中间表面(16)和右侧表面(34)上有电线附接结构(18)。终止于交流电源(180)的多根绝缘电线(32)围绕结构(18)和凹口(36)且在它们之间缠绕。转子(44)具有内表面(48),该内表面具有纵向附接的多个磁体(56)且附接到轴承(80),该轴承附接到中心突起(20)。为了运行BACM(10),环形皮带(98)的一端围绕转子(44)放置且相对端插入工作件上。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马达 | ||
【主权项】:
一种无刷交流马达(10),包括:a)圆形定子(12),所述圆形定子由塑料制成并具有:(1)外表面(14),所述外表面具有多个纵向延伸的布线凹口(36),(2)左侧中间表面(16),多个电线附接结构(18)和一体的中心突起(20)从所述左侧中间表面(16)延伸,以及(3)右侧表面(34),多个电线附接结构(18)从所述右侧表面(34)延伸,其中与所述定子(12)的纵向轴线平行地缠绕的多根绝缘电线(32)围绕所述附接结构(18)并在所述附接结构(18)之间且插入所述纵向布线口(36)中,其中所述电线(32)的端部离开所述马达(10)并终止于交流电源(180),b)圆形转子(44),所述圆形转子的尺寸被制定成可围绕所述圆形定子(12)的所述外表面(14)旋转,所述转子(44)具有:(1)内表面(48),所述内表面具有纵向地附接至其的多个永磁体,所述多个永磁体等距地间隔开且具有交替的北(N)极和南(S)极,(2)外表面(50),(3)右边缘(52),(4)左边缘(54),(5)右侧圆形冷却板(64),所述右侧圆形冷却板附接到所述圆形转子(44)的所述右边缘(52),以及(6)左侧圆形板(74),所述左侧圆形板具有周边边缘(76),所述周边边缘(76)与圆筒(46)的所述内表面(48)间隔开,且所述左侧圆形板(74)具有中心孔(78),所述中心孔(78)的尺寸被制定成可附接在位于所述转子上的所述中心突起(20)上,c)轴承(80),所述轴承具有与所述转子(44)的内表面(48)界面接合的周边边缘(82),以及d)环形皮带(98),所述环形皮带具有围绕所述圆形转子(44) 的外表面(50)缠绕的第一端和围绕旋转的工作件缠绕的第二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彼得·李,未经S·彼得·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3659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