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所述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23178.8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厚朴谦一;名仓健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1391;H01M4/525;H01M4/6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含锂的镍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输入输出特性、耐久性及可靠性优良的正极、以及使用了该正极的锂离子电池。上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由通式(1):LixNi1-(p+q+r)CopAlqMrO2+y表示的含锂的镍氧化物、和碳酸锂,M为过渡元素(除Ni以及Co以外)等,0.8≤x≤1.4,-0.1≤y≤0.1,0<(p+q+r)≤0.7,其中,具备碳酸锂的高浓度区域、和碳酸锂的低浓度区域。高浓度区域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开始占总厚度的2~80%的范围,低浓度区域占正极集电体侧的剩余的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其特征在于,具备:正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所述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由通式(1):LixNi1‑(p+q+r)CopAlqMrO2+y表示的含锂的镍氧化物、和碳酸锂,其中,M为选自于由除Ni以及Co以外的过渡元素、Mg、Ca、Zn以及Bi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8≤x≤1.4,‑0.1≤y≤0.1,0<(p+q+r)≤0.7,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具备碳酸锂的浓度高的高浓度区域、和碳酸锂的浓度低的低浓度区域,所述高浓度区域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开始占总厚度的2~80%的范围,所述低浓度区域占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正极集电体侧的剩余的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2317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转头带MP3的拖把
- 下一篇:马桶盖铰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