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流传变隔离技术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2696.1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良;夏雨;马玉龙;邹志杨;刘宏博;郑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0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电流传变隔离技术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达林顿光耦,达林顿光耦源边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串联限流电阻后与控制电源相连,所述达林顿光耦副边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线圈后与继电器驱动电源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本技术方案是以达林顿光耦为核心,将微控制器或其他控制器件的控制信号在达林顿光耦源边转化为光信号,通过控制光电流的大小,控制达林顿光耦副边的输出电流,达到驱动继电器线圈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光电隔离,有效控制外界干扰;能有效控制驱动电流,保护继电器电路。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流传 隔离 技术 继电器 驱动 电路 | ||
【主权项】:
基于电流传变隔离技术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达林顿光耦,所述达林顿光耦内部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源边的发光器件,使用光电三极管作为副边接收器件,所述达林顿光耦源边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串联限流电阻后与控制电源相连,所述达林顿光耦副边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线圈后与继电器驱动电源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6269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