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各向异性聚焦大动态条纹变像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3304.7 | 申请日: | 2010-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7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田进寿;徐向晏;王俊锋;曹希斌;温文龙;刘虎林;邹玮;董改云;张铁;王雅茹;邹远鑫;张小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31/50 | 分类号: | H01J31/50;H01J29/62;H01J29/04;H01J29/4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向异性聚焦大动态条纹变像管,包括依次设置在电子束传递方向上的光电阴极、预时间聚焦系统、空间聚焦系统、后时间聚焦系统、扫描偏转器、电子倍增器以及荧光屏;空间聚焦系统为电四极聚焦透镜;阳极上设置有供电子束透过的阳极孔,光电阴极上设置有光电发射材料,栅极设置有供电子束透过的矩形栅极孔;光电阴极为面形结构,栅极和阳极为具有三个面或五个面的矩形槽,第一时间聚焦电极、第一消隐电极、第二消隐电极和第二聚时间焦电极均为矩形框结构的柱透镜或板状电极对结构的柱透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条纹变像管增益低、动态范围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条纹变像管的动态范围,使得电子束实现各向异性的聚焦特点,减弱空间电荷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聚焦 动态 条纹 变像管 | ||
【主权项】:
一种各向异性聚焦大动态条纹变像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设置在电子束传递方向上的光电阴极(C)、预时间聚焦系统、空间聚焦系统、后时间聚焦系统、扫描偏转器(D)、电子倍增器(M)以及荧光屏(S);所述预时间聚焦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电子束传递方向上的栅极(G)、第一时间聚焦电极(F1)和第一消隐电极(B1);所述空间聚焦系统为电四极聚焦透镜(QL);所述后时间聚焦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电子束传递方向上的第二消隐电极(B2)、第二时间聚焦电极(F2)和阳极(A);所述阳极(A)上设置有供电子束透过的阳极孔(A1),所述光电阴极(C)上设置有光电发射材料,所述栅极(G)设置有供电子束透过的矩形栅极孔(G1);所述光电阴极(C)为面形结构,所述栅极(G)和阳极(A)为具有三个面或五个面的矩形槽,第一时间聚焦电极(F1)、第一消隐电极(B1)、第二消隐电极(B2)和第二聚时间焦电极(F2)均为矩形框结构的柱透镜或板状电极对结构的柱透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6433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TO保护盖板
- 下一篇:一种光纤拉丝炉炉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