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9120.7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邵李焕;吴尚明;江文斌;陈菲力;孔维鹏;付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B49/02 | 分类号: | E05B49/02;E05B65/5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现有电子密码锁价格昂贵、且电路复杂、功耗大。本实用新型包括矩阵键盘、单片机、电磁铁、压电陶瓷片和二极管。矩阵键盘与单片机连接,控制单片机的状态以及密码的出入,电磁铁由单片机控制,实现电子上锁;压电陶瓷片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实现报警;二极管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指示当前电路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采用高速、低功耗且具备ISP、IAP、内部EEPROM功能的STC11L02E单片机,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保密性。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电子 密码锁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行李箱电子密码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第三上拉电阻R3、第四上拉电阻R4、第五上拉电阻R5、限流电阻R6、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保护二极管D5、第一按键S0、第二按键S1、第三按键S2、第四按键S3、第五按键S4、第六按键S5、第七按键S6、第八按键S7、第九按键S8、第十按键S9、第十一按键S10、第十二按键S11、电磁铁T、三极管Q、压电陶瓷片F和单片机,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拉电阻R1的一端、第二上拉电阻R2的一端、第三上拉电阻R3的一端和第四上拉电阻R4的一端接+3V电源;第一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负端接单片机2脚;第二上拉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端接单片机3脚;第三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端接单片机7脚;第四上拉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正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端接单片机8脚;第五上拉电阻R5的一端、压电陶瓷片F的一端接单片机9脚,另一端接+3V电源;限流电阻R6的一端接单片机11脚,另一端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压电陶瓷片F的一端接地;电磁铁T的一端、保护二极管D5的正端与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电磁铁T的另一端、保护二极管D5的负端接+3V电源;单片机20脚接+3V电源、单片机10脚接地;第一按键S0的一端接单片机19脚,第五按键S4的一端接单片机18脚、第九按键S8的一端接单片机17脚,第一按键S0的另一端、第五按键S4的另一端、第九按键S8的另一端接单片机15脚;第二按键S1的一端与第一按键S0的另一端连接,第六按键S5的一端接单片机18脚、第十按键S9的一端接单片机17脚,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第六按键S5的另一端、第十按键S9的另一端接单片机14脚;第三按键S2的一端与第二按键S1的另一端连接,第七按键S6的一端接单片机18脚,第三按键S2的另一端、第七按键S6的另一端接单片机13脚;第四按键S3的一端与第三按键S2另一端连接,第八按键S7一端接单片机18脚,第十一按键S10一端接单片机17脚,第四按键S3的一端、第八按键S7一端、第十一按键S10接单片机10脚;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STC11LO2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3912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