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倍频自调Q固体板条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2986.8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徐剑秋;陆莹瑛;彭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6 | 分类号: | H01S3/16;H01S3/10;H01S3/0941;H01S3/06;H01S3/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倍频自调Q固体板条激光器,构成包括激光固体板条、后腔镜、前腔镜、正电极、负电极、上导热绝缘片、下导热绝缘片、偏振器、电光调制驱动器、正电极导线、负电极导线、泵浦源、耦合准直透镜、耦合聚焦透镜、上冷却热沉和下冷却热沉,是利用激光介质本身的电光效应、准相位匹配实现自倍频自调Q的固体板条激光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倍频效率高和腔内损耗低,可以实现固体倍频激光器的高脉冲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 自调 固体 板条 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自倍频自调Q固体板条激光器,特征在于该激光器的构成包括:在泵浦源(14)的激光输出方向依次是耦合准直透镜(15)、耦合聚焦透镜(16)、后腔镜(2)、激光固体板条(1)、偏振器(8)和前腔镜(3);所述的激光固体板条(1)是由掺杂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制成的长方体薄片,在所述的激光固体板条(1)的上下两个大面分别为正电极(4)和负电极(5),在所述的正电极(4)之上依次上导热绝缘片(6)和上冷却热沉(9),在所述的负电极(5)之下依次是下导热绝缘片(7)和下冷却热沉(10);所述的正电极(4)和负电极(5)分别通过正电极导线(13)和负电极导线(12)与所述的电光调制驱动器(11)相连;所述的泵浦源(14)的激光输出端位于所述的耦合准直透镜(15)物方焦点处,所述的耦合聚焦透镜(16)的像方焦点位于所述的激光固体板条(1)内部并靠近所述的激光固体板条(1)后端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03298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甩臂取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保护板及使用该保护板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