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612633.X | 申请日: | 201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民岷;方黎勇;李辉;邓洪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周永宏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运载火箭尾焰粒子进行定义和初始化;S2.依据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和规律,确定尾焰喷管的运动轨迹;S3.分析运载火箭整个飞行时段中尾焰粒子受力情况,确定其力学模型;S4.确定运载火箭在飞行状态稳定时的尾焰粒子计算模型;S5.确定运载火箭飞行姿态调整过程中的尾焰粒子计算模型。S6.组合步骤S4和S5的计算模型,获得运载火箭整个飞行时段的尾焰计算模型,对运载火箭进行尾焰更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间隙”现象进行粒子填补,根据“间隙”上下临界面上粒子的特点和粒子对应关系,估算出填充粒子的参数值,获得更具逼真性的仿真尾焰。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系统 运载火箭 仿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运载火箭尾焰粒子进行定义和初始化;S2.依据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和规律,确定尾焰喷管的运动轨迹;S3.分析运载火箭整个飞行时段中尾焰粒子受力情况,确定其力学模型;S4.确定运载火箭在飞行状态稳定时的尾焰粒子计算模型;S5.确定运载火箭飞行姿态调整过程中的尾焰粒子计算模型。S6.组合步骤S4和S5的计算模型,获得运载火箭整个飞行时段的尾焰计算模型,对运载火箭进行尾焰更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1263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