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9908.4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媛;南天翔;曾慧中;黄文;梁伟正;刘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薄膜沉积工艺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层表面晶粒半径可控的金属薄膜;然后将金属薄膜采用面向下的方式浮于由等摩尔量的硝酸锌溶和六次甲基四胺配制的生长溶液表面,在60~9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生长氧化锌纳米线阵列。通过控制金属薄膜表面晶粒的大小,可方便地获得不同生长密度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与常规水热法利用生长溶液浓度控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生长密度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更易于实现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生长密度的控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步骤或成本就可以实现低温大面积对密度精度要求较高的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锌 纳米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沉积金属薄膜时,通过控制薄膜沉积工艺的工艺条件控制金属薄膜表面晶粒半径的大小;步骤2:配制生长溶液。将等摩尔量的硝酸锌溶和六次甲基四胺溶于水中,控制溶液浓度在0.01~0.05mol·L‑1之间;步骤3:控制生长溶液温度在60~90℃之间,并将步骤1所得金属薄膜采用面向下的方式浮于步骤2所配制的生长溶液表面,静置2个小时以上,在金属薄膜表面生长出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步骤4:将表面生长了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金属膜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99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递订单的自动分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资辅助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