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N推力器羽流场热效应及动力学效应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6039.X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夏永泉;吕红剑;李学林;王敏;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0 | 分类号: | G01M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10N推力器羽流场热效应及动力学效应确定方法,(1)建立卫星几何尺寸及卫星坐标系、10N推力器本体坐标系下羽流场位置及指向、太阳翼本体坐标系下其几何尺寸及对日定向角度,以及通信天线本体坐标系下其几何尺寸与形面法矢参数;(2)将步骤(1)中涉及的推力器、太阳翼及通信天线的参数转换到卫星坐标系下;(3)对太阳翼及通信天线进行网格划分成单元,计算所有网格的羽流场原点至太阳翼、通信天线表面第i单元格的矢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推力 器羽流场 热效应 动力学 效应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10N推力器羽流场热效应及动力学效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首先建立卫星几何尺寸及卫星坐标系;同时分别建立10N推力器本体坐标系下羽流场位置及指向、太阳翼本体坐标系下其几何尺寸及对日定向角度,以及通信天线本体坐标系下其几何尺寸与形面法矢参数;(2)建立推力器、太阳翼及通信天线间的坐标系转换关系,将步骤(1)中涉及的推力器、太阳翼及通信天线的参数转换到卫星坐标系下;(3)对太阳翼及通信天线进行网格划分成单元,从第一个单元格i=1开始执行步骤(4)~(6);(4)计算羽流场原点至太阳翼、通信天线表面第i单元格的矢量
(5)计算矢量
与太阳翼、通信天线表面第i单元格的法向矢量间夹角β;(6)计算矢量与推力器轴线间夹角κ;(7)令i=i+1,重复执行步骤(4)~(6),直至所有单元格计算完毕,执行步骤(8);(8)根据上述计算的每个单元格的矢量
β、κ,计算推力器的羽流场干扰力和热流量分布,羽流场干扰力密度分布函数F(r,κ,β)和热流密度分布函数H(r,κ,β)分别如下:F ( r , κ , β ) = F 1 ( r 0 ) · ( r 0 r ) 2 · F 2 ( κ ) · cos 2 β ]]>H ( r , κ , β ) = H 1 ( r 0 ) · ( r 0 r ) 2 · H 2 ( κ ) · cos β ]]> 式中,r0为实验中所取的距离,F1(r0)、H1(r0)分别为对应r0的干扰力密度、热流密度试验结果;r为矢量
的标量值;F2(κ)、H2(κ)分别为仅与κ相关的推力器羽流测试的归一化试验结果干扰力和热流量的拟合函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603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