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5978.2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蔚;俞军;石亦欣;刘枫;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处理获得第一数据;将第一数据实时进行重新编码获得第二信号;将第二信号通过单线连接传输;将第一数据处理后形成第二数据;将第二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后获得第三信号;将第三信号通过单线链接传输;将第三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第二数据;将第二数据以曼彻斯特编码方式调制场信号获得第四信号;将第四信号传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符合ISO14443 Type A标准的情况下,降低了近场通信终端中CLF与SE之间的通信延时,进而解决SE中的UID保存在CLF中所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和时序兼容性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非接触前端模块通过非接触通信场从非接触识别设备获取包含第一数据的经米勒调制的具有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一信号;非接触前端模块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依据改进米勒编码规则产生的信号;非接触前端模块将第一数据实时进行重新编码调制后获得具有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二信号;非接触前端模块将第二信号通过单线连接传输至安全模块;所述安全模块将第二信号表征的第一数据进行解调、解码及处理后形成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依据曼彻斯特编码规则产生的信号;所述安全模块将所述第二数据与非接触前端模块通过单线传输的第二载波频率信号进行负载调制后获得具有第二载波频率的第三信号;所述安全模块将所述第三信号通过所述单线链接传输至非接触前端模块;所述非接触前端模块将所述第三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第二数据;所述非接触前端模块将所述第二数据转换为曼彻斯特编码信号,对非接触识别设备的场信号调制后获得具有第一载波频率的第四信号;非接触前端模块将第四信号通过非接触通信场传输至非接触识别设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59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