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气湍流探测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5591.7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阳;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气湍流探测模拟器,包括缩束模块、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一分光元件、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分光元件、透镜、瑞利信标、钠信标和目标;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代表海拔从低到高的大气湍流分布;瑞利信标位于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一分光元件之后及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之前;钠信标位于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和第二分光元件之后;目标位于第二分光元件和透镜之后,所述目标代表无穷远的目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适应 光学系统 大气 湍流 探测 模拟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气湍流探测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缩束模块(1)、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第一分光元件(4)、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第二分光元件(6)、透镜(7)、瑞利信标(8)、钠信标(9)和目标(10);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和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代表海拔从低到高的大气湍流分布;瑞利信标(8)位于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和第一分光元件(4)之后及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之前;钠信标(9)位于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和第二分光元件(6)之后;目标(10)位于第二分光元件(6)和透镜(7)之后,所述目标(10)代表无穷远的目标;平行光从缩束模块(1)处入射,依次通过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第一分光元件(4)、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第二分光元件(6)和透镜(7),将平行光成像到目标(10)上,目标(10)为观测装置,用于实现激光传输和光束质量诊断功能;目标(10)位置与实际天空中无穷远的真实目标共轭;在目标(10)的位置摆放光源,光源的光束通过透镜(7)变成平行光,平行光光束再依次通过第二分光元件(6)、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第一分光元件(4)、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和缩束模块(1),实现对目标(10)的探测功能;瑞利信标(8)为瑞利信标模拟点,瑞利信标(8)的位置与实际天空中瑞利信标共轭;钠信标(9)为钠信标模拟点,钠信标(9)的位置与实际天空中钠信标共轭;在瑞利信标(8)的位置摆放点激光光源,激光通过第一分光元件(4)反射,依次穿过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和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探测到部分大气湍流像差,再通过缩束模块(1)将像差信息传递出来,实现利用信标进行像差探测功能;在钠信标(9)的位置摆放点激光光源,激光通过第二分光元件(6)反射,首先穿过第三大气湍流模拟单元(5),探测到部分大气湍流像差,然后再通过第一分光元件(4),依次穿过第二大气湍流模拟单元(3)和第一大气湍流模拟单元(2),探测到另外一部分大气湍流像差,再通过缩束模块(1)将像差信息传递出来,实现利用信标进行像差探测功能;第一分光元件(4)和第二分光元件(6)对光束的光谱分光;缩束模块(1)将入射光束口径缩小到需要的口径大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559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空调装置
- 下一篇:广角高分辨率空间目标探测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