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模场微结构光纤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90795.8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3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阳;张永康;祝远锋;孙兵;付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模场微结构光纤。该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包层由基质材料(1)、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组成;第一类孔(2)的孔中心分布于以光纤中心为圆心的180-240度的扇形区域内,第二类孔(3)的孔中心分布于其余扇形区域内;每个第一类孔(2)的孔中心与光纤中心的距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模场 微结构 光纤 | ||
【主权项】:
1.一种大模场微结构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由基质材料(1)、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组成;第一类孔(2)的孔中心分布于以光纤中心为圆心的180-240度的扇形区域内,第二类孔(3)的孔中心分布于其余扇形区域内;每个第一类孔(2)的孔中心与光纤中心的距离≥
Λ2,每个第二类孔(3)的孔中心与光纤中心的距离≥Λ3;所述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的孔周期满足Λ3>1.5Λ2,归一化直径的关系满足:d2/Λ2>d3/Λ3,其交界面至少有一对孔间距≤Λ3;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的折射率均小于基质材料(1)的折射率;纤芯为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包围的区域;其中:孔周期为两个同类型孔的孔中心之间的距离,d2,d3为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的孔直径,Λ2,Λ3为第一类孔(2)和第二类孔(3)的孔周期,归一化直径为孔直径与孔周期的比值,孔间距为两个不同类型孔的孔中心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9079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宽频带双极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