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滑块调节的气-固阻尼耦合作用的空气弹簧隔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64306.1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谭久彬;夏超;王雷;闻荣伟;杨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滑块调节的气-固阻尼耦合作用的空气弹簧隔振器属于超精密测量及加工领域。所述隔振器的呈圆周排列的条形阻尼片配装在内筒底部,呈径向均布的滑块组配装在外筒内侧底部上端面上,蜗轮蜗杆装置配装在外筒内侧底部下端面上,凸轮传动的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配装在外筒内壁上的节流孔下方。利用空气节流阻尼和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合理调节节流孔总面积的大小,在垂直方向存在强振和冲击载荷时提供最佳大小的阻尼;利用库伦阻尼和条形阻尼片相对于外筒的往复运动,为隔振器提供阻尼,通过调节径向滑块的位置来改变库伦阻尼的大小,在垂直方向存在强振、微振和冲击载荷时提供最佳大小的阻尼。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调节 阻尼 耦合 作用 空气 弹簧 隔振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滑块调节的气‑固阻尼耦合作用的空气弹簧隔振器,在外筒(7)内部配装内筒(6),空气弹簧气囊(5)套装在内筒(6)上端外部,外筒(7)通过其上端凸台与空气弹簧气囊(5)下端密封联接,内筒(6)通过其上端固接的环形盖板(2)与空气弹簧气囊(5)上端密封联接,进气孔(13)设置在外筒(7)外壁上,呈圆周排列的一组节流孔(10)设置在外筒(7)内壁上,在外筒(7)下端密封配装圆形底板(14),支撑杆(3)穿过环形盖板(2)配装在内筒(6)腔内,斜拉钢丝绳(4)的上端与环形盖板(2)固接,斜拉钢丝绳(4)的下端与支撑杆(3)下端固接,斜拉钢丝绳(4)构成单摆机构,承重盘(1)固装在支撑杆(3)上端,钢弹簧(12)安装在内筒(6)底部,活塞(9)与钢弹簧(12)接触配合,柔性铰链(8)的下端配装在活塞(9)上端面上,柔性铰链(8)的上端配装在支撑杆(3)下端,柔性铰链(8)、活塞(9)和钢弹簧(12)构成倒摆机构,所述空气弹簧隔振器的特征在于:呈圆周排列的条形阻尼片(17)配装在内筒(6)底部,呈径向均布的滑块组(16)配装在外筒(7)内侧底部上端面上,由蜗轮轴(15a)、蜗轮轴座(15b)、锥形凸台蜗杆(15c)组成的蜗轮蜗杆装置(15)配装在外筒(7)内侧底部下端面上,且与进气孔(13)位于同侧,滑块组(16)外侧部与条形阻尼片(17)接触配合,滑块组(16)内侧部与锥形凸台蜗杆(15c)接触配合,蜗轮轴(15a)可转动地配装在蜗轮轴座(15b)上,锥形凸台蜗杆(15c)可升降地配装在外筒(7)内侧底部中心处,其下端与蜗轮轴(15a)接触配合;凸轮传动的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11)配装在外筒(7)内壁上的节流孔(10)下方,且与进气孔(13)位于同侧,凸轮传动的节流孔面积调节装置(11)由挡圈(11a)、法兰(11b)、凸轮轴座(11c)、凸轮轴(11d)组成,挡圈(11a)可升降地套装在外筒(7)内壁上,法兰(11b)固装在外筒(7)内壁上,凸轮轴座(11c)安装在法兰(11b)上,凸轮轴(11d)可转动地配装在凸轮轴座(11c)上,凸轮轴(11d)的凸轮与挡圈(11a)接触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643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理滤芯的内燃机空滤器
- 下一篇:共轴升力涡轮喷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