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视场拼接焦面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8175.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姜伟;高卫军;黄巧林;郭悦;齐文雯;王军;赵野;蔺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065 | 分类号: | H01L25/065;H01L31/0232;H01L27/146;G02B7/182;G02B1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同视场拼接焦面组件,属于航天光学遥感器技术领域,它包括三块成像电路板、三块感光器件、两块反射镜、两个凸台、一个结构框架。三块感光器件分别位于三块成像电路板上,分布在三个平面上,通过反射镜交叉实现两反一直射,克服了传统的两面布局对大管壳感光器件拼接漏像元的缺点,既避免了拼接方向上感光器件或者电路板在物理结构上互相干涉,又能保证三个感光器件的感光面首尾相接,且相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从而实现无缝拼接。本发明可以实现三片(可扩展到多片)感光器件,特别是三片大管壳器件的无缝同视场拼接,放宽成像电路尺寸要求,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同时扩大焦面尺寸,从而扩大地面覆盖宽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场 拼接 组件 | ||
【主权项】:
一种同视场拼接焦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像电路板(1)、第二成像电路板(2)、第三成像电路板(3)、第一感光器件(4)、第二感光器件(5)、第三感光器件(6)、第一反射镜(7)、第二反射镜(8)、第一凸台(9)、第二凸台(10)和框架(11);框架(11)为一上端开口的方形桶式结构,在框架(11)的底面中部开有窗口,在此底面窗口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向内凸出的第一凸台(9)和第二凸台(10),第一反射镜(7)和第二反射镜(8)分别固定在第二凸台(10)和第一凸台(9)上且第一反射镜(7)和第二反射镜(8)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所述底面窗口的外侧,安装有第三成像电路板(3),使得光线从框架(11)的顶部照射进来,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底面窗口照射在第三成像电路板(3)上的第三感光器件(6)上;第一反射镜(7)与第二凸台(10)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且在第一反射镜(7)面对的框架(11)的一个侧面上相应的留有窗口,在所述的框架(11)的这个侧面的外侧固定第二成像电路板(2),使得光线从框架(11)的顶部照射下来,经过第一反射镜(7)的反射,通过所述的框架(11)的这个侧面上留有的窗口照射在第二成像电路板(2)上的第二感光器件(5)上;第二反射镜(8)与第一凸台(9)之间的夹角为45度,且在第二反射镜(8)面对的框架(11)的一个侧面上相应的留有窗口,在所述的框架(11)的这个侧面的外侧固定第一成像电路板(1),使得光线从框架(11)的顶部照射下来,经过第二反射镜(8)的反射,通过所述的框架(11)的这个侧面上留有的窗口照射在第一成像电路板(1)上的第一感光器件(4)上;第一感光器件(4)到第一反射镜(7)的距离和第二感光器件(5)到第二反射镜(8)的距离相等,第一感光器件(4)通过第一反射镜(7)所呈虚像、第二感光器件(5)通过第二反射镜(8)所呈虚像以及第三感光器件(6)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感光器件(4)的感光面通过第一反射镜(7)所呈虚像的中心线、第二感光器件(5)的感光面通过第二反射镜(8)所呈虚像的中心线以及第三感光器件(6)的感光面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感光器件(4)的感光面通过第一反射镜(7)所呈虚像和第二感光器件(5)的感光面通过第二反射镜(8)所呈虚像均与第三感光器件(6)的感光面有部分区域重叠以保证不漏像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5817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视觉的砧木苗和穗木苗配对装置
- 下一篇:甘薯杀秧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