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拾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6838.4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4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堀田彻;川崎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3个放射波长不同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和1个物镜进行读取被记录于不同格式的光盘中的信号的读取动作的光拾取装置。物镜(11)设有内周区域、中间区域以及外周区域这3个区域,利用设在物镜(11)上的内周区域以及外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第1激光会聚在设于第1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利用设在物镜(11)上的中间区域以及内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第2激光会聚在设于第2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利用设在物镜(11)上的中间区域以及内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第3激光会聚在设于第3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 | ||
搜索关键词: | 拾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拾取装置包括用于使入射到第1光盘、第2光盘以及第3光盘的各信号记录层的激光会聚的物镜,第1光盘的自光盘的表面至信号记录层的距离短;第2光盘的自光盘的表面至信号记录层的距离长;第3光盘的自光盘的表面至信号记录层的距离大于上述第1光盘的自光盘的表面至信号记录层的距离且小于第2光盘的自光盘的表面至信号记录层的距离,该光拾取装置包括:第1激光二极管,其用于生成具有适于进行读取被记录于第1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的信号的读取动作的波长的第1激光;第2激光二极管,其用于生成具有适于进行读取被记录于第2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的信号的读取动作的波长的第2激光,该第2激光的波长大于上述第1激光的波长;第3激光二极管,其用于生成具有适于读取被记录于第3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的信号的读取动作的波长的第3激光,该第3激光的波长大于第1激光的波长且小于第2激光的波长,并且,在上述物镜的入射面上设有内周区域、中间区域以及外周区域这3个区域,利用设在物镜上的外周区域以及内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自第1激光二级管放射出的第1激光会聚在设于第1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利用设在物镜上的中间区域以及内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自第2激光二级管放射出的第2激光会聚在设于第2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利用设在物镜上的中间区域以及内周区域的会聚动作,使自第3激光二级管放射出的第3激光会聚在设于第3光盘中的信号记录层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68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立体影像拍摄装置
- 下一篇:数据中心互连和流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