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及使用该催化剂体系的烯烃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26102.9 | 申请日: | 2010-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3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忠;高明智;马晶;刘海涛;李昌秀;王军;张晓帆;马吉星;蔡晓霞;陈建华;张志会;段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6;C08F1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含有固体组分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固体组分含有钛、镁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烯烃聚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条件下,将一种或多种烯烃与催化剂和有机铝化合物接触,所述催化剂为本发明提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根据本发明的烯烃催化剂体系具有高的立体选择性和氢调敏感性,因而采用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烯烃聚合反应既能够高活性地制备高熔融指数且高等规度的聚合物,又能够高活性地制备低熔融指数且高等规度的聚合物。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催化剂 体系 使用 催化剂 聚合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体系,该催化剂体系含有固体组分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固体组分含有钛、镁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I中:B为式II所示的杯芳烃基团;两个R1相同或不同,各自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种;两个R3相同或不同,各自为氢、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7-C12的芳基烷基、C8-C12的芳基烯基、以及C2-C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中的一种,且两个R3不同时为氢;或者两个R3与N稠合在一起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杂单环或杂双环,
式II中:多个R5相同或不同,各自为氢、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
以及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多个R6相同或不同,各自为氢、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
以及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R12和R13各自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7-C12的芳基烷基、C8-C12的芳基烯基、C3-C1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2-C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以及C6-C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R14为C1-C12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n为1-5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2610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三相联动断路器上的励磁涌流抑制器
- 下一篇:一种双圆盘样本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