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3413.3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於丙军;罗庆云;刘友良;章文华;陈宣钦;杜莉莉;张晓可;张艳;周其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该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包括采用栽培大豆品种与野生大豆种群进行双列杂交,收杂交F1代种子,之后连续几年大田种植收至F4代,F1至F4代的幼苗经过浓度逐渐递增的盐处理,存活下来的大豆幼苗脱盐培养至成熟、结荚,再与优良栽培大豆品种进行回交转育。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少,操作简单,经多次反复试验,杂交和耐氯性逐代筛选的杂交后代的果荚和种子外观、株高、分枝数等农艺性状都基本介于双亲之间,耐氯性超双亲或较其母本栽培大豆品种有明显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滩涂 野生 大豆 改良 栽培 耐氯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进行双列杂交,以栽培大豆为母本,在花期去雄后与父本野生大豆杂交,收杂交F1代种子;(2)连续几年大田种植F1代种子收至F4代,F1 至 F4 代的幼苗均经过浓度逐渐递增的盐处理,存活下来的大豆幼苗脱盐培养至成熟、结荚,收获种子;(3)将步骤(2)收获的种子与优良栽培大豆品种进行回交转育、收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34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协同设计头像或其他图形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擒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