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生态生物链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0548.0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蒙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汉勤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5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种植在“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广西巴马县境内的原生态生物链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在稻田中放养青蛙、罗非鱼、蚯蚓和中华鳖类几种动物,通过四种动物之间的生存代谢链,为稻田提供无任何化学成份的优质肥源和为稻田食虫除草,所种出来的水稻运用巴马长寿之乡传统的打谷桶脱离和用石舂碾压加工大米,用巴马原生的竹木取篾编织成各种提篮盛装大米。经过一系列原生态的种植和加工,该种大米营养成份更高、富含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长寿因子和元素,米质松软,胶稠度更高、口感清香醇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生物链 绿色 水稻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原生态生物链绿色水稻的生产方法,它包括种植环境选择、种子选择、建立生物链独立小区、大米加工和成品包装几个技术环节,其特征是:种植环境选择在“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境内;种子选择的是巴马长寿之乡适宜性最强的稻种;建立生物链独立小区的具体做法是:每块稻田按面积比例放养蚯蚓、青蛙、罗非鱼和中华鳖类几种动物,稻田中间划出一定小块来养殖蚯蚓,稻田四周及通往蚯蚓养殖区有养殖沟,稻田四周有拦网,每亩稻田放养青蛙20000 25000只,罗非鱼(包括公和母)100 150对,蚯蚓10万 15万只,中华鳖类(体重50克 100克)50 100只;大米加工:先采用巴马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打谷桶甩打脱粒,晒干后用巴马瑶族自治县传统的石舂碾压即得成品大米;成品包装:采用巴马瑶族自治县原生的竹木取其篾编织成具有艺术美感的各种规格的提篮盛装大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汉勤,未经蒙汉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105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