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99649.2 | 申请日: | 201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国;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72;C02F1/6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是柜体式结构,内部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布混凝沉淀池、酸化池、化学氧化池、中和池以及底部斜板沉淀池并且用管道连接,由于这些池能起到对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和氧化反应的处理作用,加上通过柜体式结构将混凝沉淀池、酸化池、化学氧化池、中和池以及底部斜板沉淀池紧凑的布置,并可通过车载该设备可方便移动至现场处理垃圾转运站的污水,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能使化学需氧量可达到70%以上的去除效果,同时悬浮物浓度去除90%以上,显著改善转运站污水原水的黄褐色、棕黑色的视觉性状,色度去除98%以上,且不需要构建大型的土建构筑物而使该设备适用于转运站污水的现场处理。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垃圾 转运站 污水处理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可移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设备为柜体式结构,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带有混凝沉淀池搅拌器组且底端和污泥阀(10)的入口相连通的混凝沉淀池(1)、带有酸化池搅拌器(12)的酸化池(11)、氧化池(20)、带有中和池搅拌器(26)的中和池(25)以及底端和污泥阀(50)的入口相连通的底部斜板沉淀池(40),污泥阀(10)的出口和污泥阀(50)的出口与该污水处理设备底部的污泥出口(17)相连通,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7)通过进水管道(42)和该污水处理设备底部的垃圾转运站污水进水口(8)相连接,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9)和酸化池的进水口(31)相连通,酸化池的出水口(18)和氧化池的进水口(19)相连通,氧化池的出水口(23)和中和池的进水口(24)相连通,中和池的出水口(29)和底部斜板沉淀池的进水口(30)相连通,底部斜板沉淀池的出水口(32)和该污水处理设备底部的清水出口(33)相连通,混凝沉淀池药剂投加管(14)的一端和进水管道(42)相连通,酸化池硫酸药剂投加管(13)的一端和酸化池硫酸亚铁药剂投加管(43)的一端在酸化池(11)的内部,氧化池药剂投加管(21)的一端以及中和池药剂投加管(27)的一端分别在混凝沉淀池(1)、氧化池(20)以及中和池(25)的内部,混凝沉淀池药剂投加管(14)的另一端、酸化池硫酸药剂投加管(13)的另一端、酸化池硫酸亚铁药剂投加管(43)的另一端、氧化池药剂投加管(21)的另一端以及中和池药剂投加管(27)的另一端分别与该污水处理设备内部的混凝沉淀池药剂泵(15)的出口、酸化池硫酸药剂泵(16)的出口、酸化池硫酸亚铁药剂泵(44)的出口、氧化池药剂泵(22)的出口以及中和池药剂泵(28)的出口相连通,混凝沉淀池药剂泵(15)的入口、酸化池硫酸药剂泵(16)的入口、酸化池硫酸亚铁药剂泵(44)的入口、氧化池药剂泵(22)的入口以及中和池药剂泵(28)的入口分别和该污水处理设备底部的混凝沉淀池药剂的进料口(34)、酸化池硫酸药剂的进料口(35)、酸化池硫酸亚铁药剂的进料口(51)、氧化池药剂的进料口(36)以及中和池药剂的进料口(37)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964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