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效应驱动凝固结晶过程的观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717.8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宏升;张永;姜三勇;陈瑞润;郭景杰;傅恒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B22D2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果瑞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效应驱动凝固结晶过程的观测方法,涉及一种凝固结晶的观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方法不能直观的观测到晶体生长情况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一、在熔区形成温度梯度;二、通过电极在熔区30产生平行于熔区30温度梯度方向及垂直于熔区温度梯度方向的两种电场;三、通过CCD显微镜实时拍摄熔区内的晶体生长的照片,并利用计算机保存晶体生长的照片;四、将灵敏电流计、电源、熔区热端电极插板与熔区冷端电极插板连接成回路,借助冷端循环及热端循环水浴控制熔区的冷、热端温度以此调节熔区的温度梯度,温度测量是通过高灵敏度的薄膜铂热电阻完成的,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温度实时采集记录。本发明适用于需要直接观测结晶过程的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效应 驱动 凝固 结晶 过程 观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电效应驱动凝固结晶过程的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基于电效应驱动凝固结晶过程的装置实现的,所述电效应驱动凝固结晶过程的装置包括电场发生系统(101)、恒温水循环系统(102)、结晶器(103)、CCD显微镜(4)、热电阻(5)、通讯仪表(7)、串行通讯口(8)、USB总线接口电路(11)和计算机(12);所述电场发生系统(101)包括灵敏电流计(1)和电源(10);所述恒温水循环系统(102)包括熔区冷端恒温水循环系统、熔区垂直电极恒温水循环系统和熔区热端恒温水循环系统;所述结晶器(103)包括熔区(30)、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上端垂直电极(33)、下端垂直电极(21)、熔区热端传热块(27)、熔区冷端传热块(36)、垂直电极上端传热管(31)、垂直电极下端传热管(20);所述熔区(30)为带有内部空腔结构的矩形碳酸酯块,所述内部空腔为被上下表面玻璃片、聚碳酸酯板及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的一个端面、热端电极插板(29)的一个端面所约束的狭长空间;熔区热端传热块(27)的一个端面与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的一个端面对接,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的另一个端面构成了熔区(30)的一个端面,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的一个端面构成了熔区(30)的另一个端面,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的另一个端面与熔区冷端传热块(36)的一个端面对接,在熔区(30)内放置透明类类金属合金在垂直于熔区(30)的温度梯度方向上,且在熔区(30)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下端垂直电极(21),垂直电极上端传热管(31)设置在上端垂直电极(33)的表面,垂直电极下端传热管(20)设置在下端垂直电极(21)的表面;电场发生系统(101)的电源(10)的正极与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相连,电源(10)的负极与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相连;或者电场发生系统(101)的电源(10)的正极与上端垂直电极(33)相连时,电源(10)的负极与下端垂直电极(21)相连,灵敏电流计(1)串联在电源(10)、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 与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组成的回路中或电源(10)、上端垂直电极(33)、下端垂直电极(21)组成的回路中。熔区热端恒温水循环系统与电场发生系统(101)的熔区热端传热块(27)连通,熔区冷端恒温水循环系统与电场发生系统(101)的熔区冷端传热块(36)连通形成平行于温度梯度方向的电场,熔区垂直电极恒温水循环系统与电场发生系统(101)的上端垂直电极(33)和下端垂直电极(21)连通形成垂直于温度梯度方向的电场;CCD显微镜(4)设置在结晶器(103)的正上方,并且通过USB总线接口电路(11)与计算机(12)的数据通讯端相连,薄膜铂热电阻(5)预置在结晶器(103)的熔区(30)中,并且与通讯仪表(7)的数据输入端相连,通讯仪表(7)的数据输出端通过串行通讯口(8)与计算机(12)的数据通讯端相连;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在熔区(30)形成温度梯度,具体过程如下: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和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连接电源(10),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和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形成温度梯度GT,由熔区热端加热循环水泵(24)将熔区热端加热用水浴(26)循环至熔区热端传热块(27)上形成熔区热端,熔区冷端水冷循环水泵(15)将熔区冷端恒温水浴(16)循环至熔区冷端传热块(36)形成熔区冷端;下端垂直电极(21)和上端垂直电极(33)通过熔区垂直电极加热循环水泵(22)循环保证下端垂直电极(21)和上端垂直电极(33)温度与晶体在熔区(30)形成熔体时温度一致;步骤二、通过电极在熔区(30)产生电场;步骤三、CCD显微镜(4)设置在结晶器(103)的正上方,通过CCD显微镜(4)实时拍摄熔区(30)内的晶体生长的照片,并传递至USB总线接口电路(11),利用计算机(12)保存晶体生长的照片;步骤四、将灵敏电流计(1)、电源(10)、熔区热端电极插板(29) 与熔区冷端电极插板(34)连接成回路,预置的薄膜铂热电阻(5)直接测量熔区(30)的温度,并通过通讯仪表(7)传递至串行通讯口(8),进行温度实时测量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8471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送取样的灰熔融性测试仪
- 下一篇:太赫兹偏振实时成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