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汽车镀膜玻璃膜系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7547.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王晓芳;俞立明;王少伟;陈效双;郭少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3C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汽车镀膜玻璃稳定性的膜系,该膜系与常用的汽车镀膜玻璃膜系的核心总差异是将金属纯银材料改变为银、铜、锌、铬四种金属的合金材料Ag1-x-y-zCuxZnyCrz,其中0≤x+y+z≤10%,Zn能够阻止银与邻近的氧化物层的相互作用,防止膜系性能退化,Cr和Cu能够提高Ag层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这大大提高了夹胶玻璃在深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掺杂铜、锌、铬的Ag1-x-y-zCuxZnyCrz合金银的使用,降低了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本发明中的膜系在可见光透光率75~80%的条件下增加了银膜层的抗氧化、抗机械和化学攻击性,对提高汽车镀膜玻璃的稳定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汽车 镀膜 玻璃 | ||
【主权项】: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镀膜玻璃膜系,其结构自玻璃向外依次为:第一层为玻璃(1)、第二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减反射附着力增强层(2)、第三层为下阻隔界面层(3)、第四层为掺杂铜、锌、铬的合金银层(4)、第五层为上阻隔界面层(5)、第六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减反射层(6)、第七层与所述的第二层相同的减反射附着力增强层(7)、第八层与所述的第三层相同的下阻隔界面层(8)、第九层为掺杂铜、锌、铬的合金银层(9)、第十层与所述的第五层相同的上阻隔界面层(10)、第十一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减反射覆盖膜层(11)、第十二层为夹胶层(12)、第十三层为玻璃(13),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系的合金银层(9)为银、铜、锌和铬四种金属的合金材料Ag1-x-y-zCuxZnyCrz,其中0≤x+y+z≤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775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