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立体视频非对称压缩编码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67585.8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刘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立体视频非对称压缩编码方法,针对传统非对称视频编码中,一个视点具有较高质量而另一个视点具有较低质量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将人眼视觉特性应用到立体视频压缩编码中,采用非对称编码方法,在联合多视点视频编码模型中以图像组GOP为单位间隔进行分辨率切换,对输入图像交替的进行下采样,使得每个视点都交叉地包含高质量和低质量的输入图像,再进行视点内的运动补偿预测编码、视点间的视差补偿预测编码以及运动补偿预测和视差补偿预测相结合的联合补偿预测编码,选取预测误差较小的一种作为预测方式,改善了低质量视点如果不是观察者占主导地位的视点,则视觉掩盖效应将不起作用的情况。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特性 立体 视频 对称 压缩 编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立体视频非对称压缩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人眼视觉特性应用到立体视频压缩编码中,采用非对称编码方法,在联合多视点视频编码模型中以图像组GOP为单位间隔进行分辨率切换,对输入图像交替的进行下采样,使得每个视点都交叉地包含高质量和低质量的输入图像,再进行视点内的运动补偿预测编码、视点间的视差补偿预测编码以及运动补偿预测和视差补偿预测相结合的联合补偿预测编码,选取预测误差较小的一种作为预测方式,该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编码端,对输入的立体视频序列,先以图像组为单位交替进行下采样,使得左右视点序列中包含不同分辨率的图像组,当左视点序列中某个图像组保持高分辨率时,同一时刻右视点序列中相应的图像组进行下采样得到低分辨率图像,反之亦然,步骤2:对于左视点视频序列,在联合多视点视频编码模型中采用基于H.264的多模式多参考帧编码方案进行编码,并且重建;编码时,由于各个图像组之间具有不同的分辨率,首先应当判断当前编码帧的参考帧是否为图像组的边缘,并且判断当前帧的参考帧是否用作前一个图像组的参考,若是,则调用上、下采样模块,用来实现左视点的运动补偿预测,步骤3:对于右视点视频序列,采用如下三种预测编码方式,分别为视差补偿预测、运动补偿预测或联合补偿预测,选择预测误差较小的一种作为右视点视频序列的编码方法;由于编码帧的参考帧不仅来自右视点,还来自左视点,因此在读取参考帧时,先进行参考帧视点的判断;若参考帧来自右视点,参考帧的修改方法与左视点类似,只是调用的上、下采样模块与左视点相反;若参考帧来自左视点,再判断当前帧所在的图像组GOP为奇数还是偶数,以此决定对参考帧进行上采样或是下采样;当参考帧和当前帧具有相同分辨率后,再进行联合预测补偿编码,步骤4:在解码端,对解码后的重建帧按照与编码端的相反方式进行上、下采样,进行播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75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