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助电絮凝藻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0571.3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昆;刘会洲;安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气助电絮凝藻水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装置包括塔体、主轴、同心圆筒电极板、机械传动装置、连杆机构、浮球装置、气体分布器、脉冲送气装置等部分。该装置采用偶数对同心圆筒作为电絮凝的阴阳极,交错分布,极板表面积大,电絮凝效率高,并可有效防止微藻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沉淀。塔内液体流动方向与微藻的沉降方向相反,形成错流,可增强传质,提高电絮凝效率。浮球装置可使塔内主轴及阴阳极同心圆筒电极板等运动部件处于浮游状态,可降低传动电机的运转负荷。本发明装置可实现微藻电絮凝、气浮收集的连续操作,基本结构易于放大实施,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连续运行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助电 絮凝 水分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气助电絮凝藻水分离装置,包括塔体、主轴、同心圆筒电极板、机械传动装置、连杆机构、浮球装置、气体分布器、脉冲送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15)穿过塔体(8)上部圆筒形空腔顶端的中心孔,主轴(15)上端位于塔体8外与连杆机构(2)相连接;主轴(15)下端位于塔体(8)内与浮球装置(13)相连接,主轴(15)上部位于塔体外部安装有两片圆形导电金属板(5、6),用导线分别与一直流电源(17)的正极和负极作软连接;浮球装置(13)位于塔体(8)内底部扩大段空腔内,浮球装置(13)与主轴(15)下端相连接;气体分布器(10)设置于塔体(8)下部同心圆筒下方;脉冲送气装置(11)由脉冲交流电源供电,以间歇方式向气体分布器供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05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