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密度校验码的信息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2331.9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0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夏之晟;俞晖;徐友云;崔靖;王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通信技术领域的低密度校验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对低密度校验码的校验矩阵H1做旋转调整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矩阵H2;使用低密度校验码编码器对原始数据向量V按照矩阵H2进行发送处理,得到发送码字向量X,并通过信道发送该发送码字向量X;接收端接收到码字向量Y,并按照接收的顺序将码字向量Y直接存入译码器缓存中;接收端使用现有的分层低密度校验码的译码器对码字向量Y进行接收处理,得到码字向量Z,且将码字向量Z按接收的顺序直接输出。本发明省去了低密度校验码译码器的输入输出循环移位网络,减少了译码器的面积和功耗,并且不增加发端的处理复杂度,不降低码字的纠错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校验码 信息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密度校验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发送端对低密度校验码的校验矩阵H1做旋转调整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矩阵H2;第二步,使用低密度校验码编码器对原始数据向量V按照矩阵H2进行发送处理,得到发送码字向量X,并通过信道发送该发送码字向量X;第三步,接收端接收到码字向量Y,并按照接收的顺序将码字向量Y直接存入译码器缓存中;第四步,接收端使用现有的分层低密度校验码的译码器对码字向量Y进行接收处理,得到码字向量Z,且将码字向量Z按接收的顺序直接输出;第五步,返回第二步,进行新数据的发送,对新的原始数据向量V′进行信息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523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