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压电效应穿刺生物细胞壁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2727.5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光;朱学斌;高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压电效应穿刺生物细胞壁的电路,包括:信号控制电路、脉冲电压频率显示电路、脉冲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压电晶片及细针。信号控制电路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电压信号,该信号的信息可以通过脉冲电压频率显示电路中的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同时该信号通过脉冲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作用在压电晶片上,压电晶片随着信号的强弱带动细针的针尖产生微小的进退位移,使针尖刺破细胞壁。本发明采用了光电耦合三极管以及作为门限开关的NE555,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压电效应 穿刺 生物 细胞壁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压电效应穿刺生物细胞壁的电路,其组成包括:信号控制电路、脉冲电压频率显示电路、脉冲电压输出控制电路、压电晶片(a1)及细针(a2);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主要由单片机89C52(a4)、NE555触发器、光电耦合器IC1、三极管Q1以及开关S1~S4组成;其中,所述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RST经开关S1接+5V电源Vcc,其引脚P3.0、P3.1分别接开关S4、S3,并通过上拉电阻R5、R4接+5V电源Vcc,其引脚P3.2通过上拉电阻R3接+5V电源Vcc;所述NE555触发器的引脚3与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P3.2相连接,其引脚5接三极管Q1的基极,其引脚2、6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光电耦合器IC1接收端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IC1发射端的阳极经电阻R1、开关S2与+5V电源Vcc相连接,其接收端的发射极经电阻R6接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RST,其发射端的阴极及其接收端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脉冲电压输出控制电路主要由光电耦合器IC2、NE555触发器、三极管Q2、Q3、Q4组成;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IC2发射端的阴极经电阻R8与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P1.0相连接,其接收端的集电极与NE555触发器的引脚2、6相连接;所述NE555触发器的引脚5接三极管Q2的基极,其引脚3经电阻R11、三极管Q3、Q4接压电晶片(a1);所述脉冲电压频率显示电路主要由液晶显示模块(a3)组成;其中,所述液晶显示模块(a3)的引脚PSB接+5V电源Vcc,其引脚DB0~DB7、RS、R/W、E(SCLK)、\RST分别与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P0.0~P0.7、P2.7、P2.6、P2.5、P2.0相连接;所述脉冲电压频率显示电路主要由液晶显示模块(a3)组成;其中,所述液晶显示模块(a3)的引脚PSB接地,其引脚RS接+5V电源Vcc,其引脚R/W、E(SCLK)、\RST分别与单片机89C52(a4)的引脚P0.0、P0.1、P0.2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27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