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纺丝工艺智能优化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26515.8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生;王华平;梁霄;李保卿;朱汇中;郝矿荣;任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B13/02;G06N3/04;G06N3/08;G06N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纺丝工艺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免疫优化的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纺丝生产线参数的合理配置方案,继而将模型和方案整合于专家系统中,并与生产线进行上线连接以根据实时生产数据同步修正所述的免疫神经网络模型及专家系统,对纺丝生产线上各参数进行统一配置,并根据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本发明采用纺丝工艺专家系统对结果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用于指导生产,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规则集可以不断地添加和改进,使系统具有自学习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免疫 神经网络 纺丝 工艺 智能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免疫神经网络的纺丝工艺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RBF神经网络的建立:采用双模型结构的RBF神经网络,一个模型用于自学习,24小时学习一次;另一个模型用于在线校正,为当前运行模型;它的输入层由信号源节点组成;第二层为隐含层;第三层为输出层;(2)纺丝工艺优化设计的免疫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对RBF神经网络进行优化,集散控制系统采集纺丝生产线上的生产参数和主要质量指标,其中主要质量指标简称为采集值,将生产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主要质量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在所述的RBF神经网络中,引入免疫优化算法,得到免疫神经网络优化模型;(3)纺丝工艺专家系统的建立:纺丝工艺优化设计的免疫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后,将输出结果传送到装有纺丝工艺专家系统的上位机,专家系统根据自身的规则知识库和推理机分析生产参数和采集值,得出一组主要质量指标的目标值,目标值和采集值进行比较得出误差,专家系统再根据误差,给出生产参数的调整值及原因解释;(4)专家系统与纤维生产线的实时连接:专家系统采用工厂总线与纤维生产线实时连接,以多层数据网络为基础,将各种不同的设备挂接在网络上,实现各部分的协调工作及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共同完成综合控制与管理的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2651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体式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床高温堆燃料贮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