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轮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1836.0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棘轮扳手的目的在于使控制件的切换更加顺畅,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使控制槽的第一边接触于换向开关的导引部外周缘,而第一边与导引部相切所形成的切线与换向开关的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度;如此,若使用者要拨动控制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使用者施于控制件上的拨转力量,绝大部份将会用来推动换向开关的导引部并使换向开关相对于枢槽转动,不会使控制件与换向开关发生卡住或拨转不顺畅的问题,故使用者即能够轻易的拨动控制件的拨动部使控制槽带动换向开关移动。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 ||
【主权项】:
一种棘轮扳手,其包括有:一个本体,其具有一个柄部及一个设于该柄部一端的头部,该头部内设有一个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容置槽具有一个轴线,且该第一容置槽周围壁面设有一个第二容置槽,该头部开设有一个枢槽,该枢槽连通于该第二容置槽相反于该第一容置槽的一侧,该枢槽具有一个轴线,而且该枢槽的轴线与该第一容置槽的轴线平行,该本体具有一个自该第一容置槽朝向该枢槽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准线,该第一基准线垂直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轴线且相交于该枢槽的轴线;一个驱动体,该驱动体枢设于该本体的第一容置槽内,且该驱动体能够以该第一容置槽的轴线作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该本体枢转;一个棘齿块,活动的滑设于该本体的第二容置槽内,且该棘齿块能够与该驱动体产生选择性的啮合关系;一个换向开关,其具有一个枢设于该枢槽的枢接端,该枢接端的轴线与该枢槽的轴线同轴,且该换向开关能够以该枢槽的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以控制该棘齿块与该驱动体之间的啮合关系,该换向开关相反于该枢接端的一端形成有一个连动端,该连动端设有一个导引部,该导引部的轴线与该枢接端的轴线保持有半径方向的距离,该换向开关具有一个自该连动端朝向该导引部方向延伸的第二基准线,该第二基准线垂直于该枢接端的轴线且相交于该导引部的轴线,该第二基准线朝向该本体头部具有第一容置槽的一端延伸;一个控制件,其设有一个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一个轴线,该枢接部的轴线与该第一容置槽的轴线同轴,该控制件能够以该第一容置槽的轴线作为旋转中心而相对于该本体枢转,而且该控制件能够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以控制位于该枢槽内的换向开关;其特征在于:该控制件设有一个控制槽,该控制槽供该换向开关的导引部于内产生相对的滑移关系,该控制件具有一个自该枢接部朝向该控制槽方向延伸的第三基准线,该第三基准线垂直于该枢接部的轴线且通过该控制槽的中心,该第三基准线朝向该本体头部具有枢槽的一端延伸;该控制槽具有位于该第三基准线两侧的一个第一推动部与一个第二推动部,该第一推动部包括有一个远离于该枢接部的第一边,该第二推动部包括有一个远离于该枢接部的第三边;该控制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控制槽的第一边接触于该换向开关的导引部外周缘,而该第一边与该导引部相切所形成的切线与该换向开关的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度,以轻易地拨动该控制件,使该控制槽带动该换向开关移动;该控制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该控制槽的第三边接触于该换向开关的导引部外周缘,而该第三边与该导引部相切所形成的切线与该换向开关的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度,以轻易地拨动该控制件,使该控制槽带动该换向开关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118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浆液脱氯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叶片新型整体盘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