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短程同步脱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17606.8 | 申请日: | 201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操家顺;蔡健明;周碧波;白王军;方芳;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009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低碳氮比城市污水的低氧生物脱氮处理工艺,特别涉及基于短程同步脱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一种基于短程同步脱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按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厌氧区(2)、壅高区(3)、低氧曝气区(4)和沉淀区(5),通过水下开孔进行连通,构成循环体系;所述的进水三通(11)连接进水管(1),进水管(1)进水点分别设置在厌氧区(2)进水端和壅高区(3)出水端;所述的排泥管(8)设于沉淀区(5)侧面底部,所述的出水管(9)设于沉淀区(5)的顶部;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运行中存在的氮磷同步去除效果不佳、碳源不足以及能耗较高等问题。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短程 同步 一体化 生物反应器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短程同步脱氮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厌氧区(2)、壅高区(3)、低氧曝气区(4)、沉淀区(5)、出水管(9)、进水三通(11)、排泥管(8);所述的反应器,按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厌氧区(2)、壅高区(3)、低氧曝气区(4)和沉淀区(5),通过水下开孔进行连通,构成循环体系;所述的进水三通(11)连接进水管(1),进水管(1)进水点分别设置在厌氧区(2)进水端和壅高区(3)出水端;所述的排泥管(8)设于沉淀区(5)侧面底部,所述的出水管(9)设于沉淀区(5)的顶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01760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