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低雾度包封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3542.1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3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S·C·佩塞克;C·A·史密斯;W·A·沙菲尔;R·A·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40 | 分类号: | C07F9/40;C08G59/30;C08F8/44;C08L2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孟慧岚;李连涛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层和包含离聚物组合物的离聚物片材,所述离聚物组合物包含作为第一前体酸共聚物中和产物的第一离聚物,其中,(A)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包含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第一α-烯烃共聚单元和按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总重量计约20至约30重量%的具有3至8个碳原子的第二α,β-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共聚单元;(B)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具有根据ASTM D1238在190℃和2.16kg下测得约70至约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并且(C)当中和至约40%至约90%的含量时,第一前体酸共聚物产生钠离聚物,所述钠离聚物具有约0.7至约25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和测不到或小于约3.0焦/克的凝固焓,所述凝固焓根据ASTM D341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低雾度包封 材料 太阳能电池 模块 | ||
【主权项】:
包括太阳能电池层和离聚物片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其中,(A)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包括单个太阳能电池或多个电互连的太阳能电池,或者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具有前朝阳面和后非朝阳面,或者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选自基于结晶硅和多晶硅的太阳能电池的晶片型太阳能电池,或者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选自基于非晶硅、微晶硅、碲化镉、铜铟硒化物、铜铟/镓二硒化物、吸光染料和有机半导体的太阳能电池的薄膜太阳能电池;(B)所述离聚物片材包含离聚物组合物,所述离聚物组合物包含第一离聚物和任选的第二离聚物;(C)所述第一离聚物为第一前体酸共聚物的中和产物,其中,(i)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包含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第一α‑烯烃共聚单元和基于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的总重量约20至约30重量%的具有3至8个碳原子的第一α,β‑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共聚单元;(ii)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具有根据ASTM D1238在190℃和2.16kg下测得的约70至约1000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并且(iii)当基于所述前体酸共聚物中存在的羧酸基团的总数中和至约40%至约90%的含量,并且当包含基本上由钠阳离子组成的抗衡离子时,所述第一前体酸共聚物产生钠离聚物,并且所述钠离聚物具有约0.7至约25克/10分钟的熔体流动速率(190℃和2.16kg)和测不到的或小于约3.0焦/克的凝固焓,所述凝固焓根据ASTM D341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并且(D)所述第二离聚物为第二前体酸共聚物的中和产物,其中,(i)所述第二前体酸共聚物包含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第二α‑烯烃共聚单元和约18至约30重量%或约20至约25重量%的具有3至8个碳原子的第二α,β‑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共聚单元;(ii)所述第二α‑烯烃可以与所述第一α‑烯烃相同或不同;(iii)所述第二α,β‑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可以与所述第一α,β‑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相同或不同;(iv)所述第二前体酸共聚物具有约60克/10分钟或更小的熔体流动速率(190℃和2.16kg);并且(v)所述第二离聚物具有约10克/10分钟或更小的熔体流动速率(190℃和2.16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4354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