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接式锚杆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0115.5 | 申请日: | 200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1/02;F16B31/02;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肖国华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接式锚杆。针对现有技术中连接锚杆在较狭小的施工空间内使用不很方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接式锚杆使用连接套管将锚杆的各部件利过螺纹连接起来,通过将依次相连的各部件的螺纹部分设计为不同螺旋方向相间隔,使得在连接锚杆时,只需要转动连接套管而不用转动其他部件就能将锚杆各部件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装了光栅传感器的可接式锚杆。在锚杆接长情况下,连接相应的光纤连接头能够方便地实现应力的分布式测量,从而实现了对锚杆的应力变化长期准确的监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接式锚杆 | ||
【主权项】:
一种可接式锚杆,包括外锚头(1)、锚头(2)、锚杆体(3)和连接套管(4),锚杆体(3)两端带有外螺纹,连接套管(4)是一个独立部件,管内壁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锚头(1)的前端和锚头(2)的后端分别带有外螺纹,两部分螺纹方向相反;所述锚杆体(3)两端的外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连接套管(4)内壁两端内螺纹方向相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3101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