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探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31929.X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陆荣生;易红;倪中华;顾兴中;吴卫平;齐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探头,其特征在于该探头包括可对血管径向(X)和轴向(Z)进行同时成像的径向成像部件(110)和轴向成像部件(120)以及连接径向成像部件(110)和轴向成像部件(120)的圆柱型轭铁(130);探头经纵向成像部件产生的血管三维图像引导下沿探头轴向进给,利用径向成像部件可获得一系列血管二维截面图像,采用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对这些血管二维截面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可获得被检测血管部位的三维模型。 |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成像 系统 探头 | ||
【主权项】: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探头,其特征在于该探头包括可对血管径向(X)和轴向(Z)进行同时成像的径向成像部件(110)和轴向成像部件(120)以及连接径向成像部件(110)和轴向成像部件(120)的圆柱型轭铁(130);所述的径向成像部件(110)包括第一圆柱型永磁体(111)和第二圆柱型永磁体(112)以及一个射频线圈(113),其中第一圆柱型永磁体(111)和第二圆柱型永磁体(112)沿探头的轴向排列并留有一定的轴向空隙(115),射频线圈(113)置于两个圆柱型永磁体之间轴向间隙(115)的支撑板(114)上且其法向与探头的轴向相垂直;所述的轴向成像部件(120)包括第一半圆柱型永磁体(121)和第二半圆柱型永磁体(122)、一个射频线圈(123)、一个梯度磁场线圈(124),其中第一半圆柱型永磁体(121)和第二半圆柱型永磁体(122)呈对称分布于探头轴线的两侧且两个半圆柱型永磁体之间留有一定的径向空隙(125)形成一个矩形凹槽,射频线圈(123)置于两个永磁体的端面上且其法线方向与探头的轴向相一致,梯度磁场线圈(124)置于两个半圆柱型永磁体径向间隙(125)的矩形凹槽中且其法向与探头的轴向相垂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3192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孔式静脉营养输液用瓶塞穿刺器
- 下一篇:一种血管健康程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