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28635.1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德;杨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京明 |
| 主分类号: | G21H1/00 | 分类号: | G21H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该装置又可称复合式储能核电池装置,其组成包括同位素热源、电能发生部件、可充电储能部件、导热管、和导热散热翅、阴极、阳极、外壳、绝热层、绝缘膜等。由放射性同位素源不断衰变发出热能,通过散热器拉大温差电材料冷热面的温差,使温差电材料将衰变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低耗电工况下多余的电能收集起来,用于时间较短的高耗电、大电流工况,还能在不增加装置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把同位素原本发出的弱电,用于短时需要强电的场合,大大扩展了同位素电池的用途,提高了同位素源的有效利用率和装置的总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式储能 同位素 电池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包括同位素热源(10)、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阴极(8)、阳极(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圆柱、扁圆、方形或长方形,由同位素热源(10)和热源包壳(11)构成的同位素热源组件,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与由导热管(7)和导热散热翅(13)构成的导热散热组件成垂直放置;所述的同位素热源(10)通过电子束焊机焊接密封在与不锈钢热源包壳(11)中并固定于凹形真空绝热件(9)中;所述的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热面对中紧贴于电能发生部件(12)上面,凹形真空绝热件(9)四周和上面放上弹性纳米隔热材料构成绝热层(5);所述的电能发生部件(12)采用低温或中温或高温温差电材料,热端温度在300℃以下至室温低温区采用Bi2Te3基合金,热端温度在600℃以下至300℃中温区采用PbTe基合金,热端温度在600℃至1100℃高温区采用SiGe基合金;所述的可充电储能部件(4)采用双电层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可充电储能部件(4)压贴在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上方,绝热层(5)覆盖于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四周;所述的阳极(1)插在可充电储能部件(12)上方,阴极(8)处于电能发生部件(12)下方;所述的导热件(7)和导热散热翅(13)通过焊接插入阴极(8)孔连接,紧贴在电能发生部件(12)下方;所述的的同位素热源组件、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和导热散热组件通过绝缘膜(6)包裹装入铝合金外壳(3)中,顶盖(2)中间开有阳极(1)露头的孔,阳极(1)通过环氧树脂绝缘粘接与顶盖(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京明,未经杨京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286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