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相一体式厌氧消化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919.8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陈小光;唐崇俭;陈建伟;汪彩华;余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相一体式厌氧消化反应器。反应器本体由下至上包括布水区I、产酸区II、产甲烷区III和三相分离区IV;产甲烷区III中锥形筒体下部伸入直筒体,与直筒体上端连接,锥形筒体内设有产甲烷反应室,锥形筒体下端依次设有旋流进液窗和旋流消能装置,锥形筒体设有若干回流管,三相分离区IV中双倒喇叭口三相分离器上部为直管,直管下端设有双倒喇叭口,直管上设有气压平衡孔,上短圆筒内由下至上设有沉淀区、第二集气室,沉淀区与第二集气室之间设有锯齿型溢流堰,排水管与锯齿型溢流堰连接,回流管与沉淀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反应器整体流态好,死区小;容积负荷高,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相 体式 消化 反应器 | ||
【主权项】:
一种两相一体式厌氧消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本体由下至上包括布水区I、产酸区II、产甲烷区III和三相分离区IV;布水区I设有清空口(1)、进料管(2)、升流柱盘式布水器(3)、倒锥体(26)、下短圆筒(27)、回流管(28)和底板(29),下短圆筒(27)从下到上设有清空口(1)、回流管(28)、进料管(2)、升流柱盘式布水器(3),下短圆筒(27)下端设有底板(29),进料管(2)末端设有倒锥体(26),产酸区II包括直筒体(4)、产酸反应室(5)、第一集气室(8)、第一排气管(24)和回流管(25),直筒体(4)内下部设有产酸反应室(5),上部设有第一集气室(8),在第一集气室(8)的直筒体(4)上设有第一排气管(24),在产酸反应室(5)的直筒体(4)上设有若干回流管(25),产甲烷区III包括旋流消能装置(6)、旋流进液窗(7)、锥形筒体(9)、产甲烷反应室(10)和回流管(23),锥形筒体(9)下部伸入直筒体(4),与直筒体(4)上端连接,锥形筒体(9)内设有产甲烷反应室(10),锥形筒体(9)下端依次设有旋流进液窗(7)和旋流消能装置(6),锥形筒体(9)设有若干回流管(23),三相分离区IV包括沉淀区(12)、双倒喇叭口三相分离器(13)、盖板(16)、第二排气管(17)、第二集气室(18)、上短圆筒(19)、锯齿型溢流堰(20)、排水管(21)以及回流管(22),双倒喇叭口三相分离器(13)上部为直管(14),直管下端设有双倒喇叭口(11),直管上设有气压平衡孔(15),上短圆筒内由下至上设有沉淀区(12)、第二集气室(18),沉淀区(12)与第二集气室(18)之间设有锯齿型溢流堰(20),排水管(21)与锯齿型溢流堰(20)连接,回流管(22)与沉淀区(12)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9191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