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向叶轮的三级卧式混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0452.1 | 申请日: | 2009-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26 | 分类号: | B01F7/26;B01F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多向叶轮的三级卧式混合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将混合后粘度高的固体粉末和液体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也可将混合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进一步和固体粉末、液体、添加剂等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该装置包含预混系统、混合系统、填料系统、转轴系统、第一搅拌系统、第二搅拌系统、第三搅拌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预混系统是以水平转轴为圆心的圆筒状卧式预混装置,内部包含连接在转轴并随之转动的相间分布的第一塔板组和第二塔板组。所述推进系统包含一组位于壳体内部底面的推进器和一个位于各推进器底部并与其相连的推进杆。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向 叶轮 三级 卧式 混合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多向叶轮的三级卧式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预混系统(1)、混合系统(2)、填料系统(4)、转轴系统(5)、第一搅拌系统(6)、第二搅拌系统(7)、第三搅拌系统(8)和推进系统(100);所述的预混系统(1)是由壳体(101)形成的、以水平转轴(103)为圆心的圆筒状卧式预混装置,其内部包含一组连接在转轴(103)并随之转动的塔板,所述的塔板进一步分为第一塔板组和第二塔板组;所述第一塔板组和第二塔板组的各塔板相间分布,且任意两个相邻的塔板之间形成一个分隔混合室,从而通过各塔板将卧式预混装置划分成一组相互连通的分隔混合室(109);所述的推进系统(100)是位于壳体内部底面的一组推进器(1000);所述的混合系统(2)包含由第一腔壳(202)组成的第一腔体(205)、由第二腔壳(203)组成的第二腔体(206)、由第三腔壳(207)组成的第三腔体(208);所述的第一腔壳(202)和第二腔壳(203)是相交的两个中空圆筒结构,所述的第三腔壳(207)位于第一腔壳(202)、第二腔壳(203)的底部,并通过传料系统(200)与两者相互连接,三者的轴心相互平行;所述的第一腔体(205)、第二腔体(206)和第三腔壳(207)相互连通;所述的预混系统(1)通过输料系统(3)与混合系统(2)相互连接,或直接与混合系统(2)相互连接;所述的转轴系统(5)包含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501)、第二转轴(502)和第三转轴(503),三者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腔体(205)、第二腔体(206)和第三腔体(208)内部并通过圆心;所述的第一搅拌系统(6)是一组连接在第一转轴(501)上,并随之转动的叶轮;所述的第二搅拌系统(7)是一组连接在第二转轴(502)上,并随之转动的叶轮所述的第三搅拌系统(8)是一组连接在第三转轴(503)上,并随之转动的叶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0704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釜雾化反应器
- 下一篇:整体式液体大流量滤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