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行食用菌菌种复壮和脱毒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9431.9 | 申请日: | 2009-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山;刘海英;张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 地址: | 063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细胞工程范畴,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行食用菌菌种复壮和脱毒的方法。其步骤包括:亲本选择;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再生;建立食用菌复壮和脱毒菌株的评定标准。原生质体制备步骤中包括选择稳渗剂溶质、稳渗剂浓度、降解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原生质体再生步骤中包括选择预培养培养基和培养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首先实现通过原生质体的获得达到去除食用菌内生菌和抑制因子积累的作用,从而达到使食用菌复壮和脱毒的目的,恢复食用菌的优良特性。以平菇89和白灵菇10为例,该新品种综合性状特别在产量、适应性、商品性、抗杂菌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品种,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原生 质体 再生 技术 进行 食用菌 菌种 复壮 脱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技术进行食用菌菌种复壮和脱毒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亲本选择:易退化和感染病毒病的常年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其退化菌株症状为:菌丝生长缓慢无力,稀疏或成束,发育不均匀,菌丝发黄,菌种内出现杂色斑点或不规则形的颗粒状物;其病毒病症状为:菌柄膨大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只形成很小的菌盖;B.原生质体制备:a.选择氯化钠、甘露醇、硫酸镁、蔗糖为稳渗剂溶质,优选甘露醇;b.选择稳渗剂浓度为:0.5mol/L、0.6mol/L、0.7mol/L或0.8mol/L,优选0.6mol/L;c.选择蜗牛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或溶壁酶为细胞壁降解酶,优选溶壁酶;d.选择降解酶的浓度为:1%、1.5%、2%、2.5%,优先选择2%;e.选择酶解时间为:0.5h~3.5h,优选2.5h;f.选择酶解温度为:30℃~40℃,优选35℃;C.原生质体再生:a.选择PSA、SPA、MDYA液体培养基为预培养培养基,优选PSA;b.培养方法:采用液体转固体培养基培养法或者直接固体培养,优选液体转固体培养基培养法;D.建立食用菌复壮和脱毒菌株的评定标准:以原生质体再生菌株与未处理菌株的生长、发育和病毒携带率的比较,建立包括食用菌处理前和处理后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时间、产量、品质和病毒检出率比对的食用菌复壮和脱毒菌株的评定标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师范学院,未经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594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