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7873.3 | 申请日: | 200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平;杨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配置编号和顺序编号两种寄存器配置编号和顺序编号两种寄存器标识数据帧来化简所有参数信息的数据帧头,并且使用命令消息、响应消息和数据消息三种消息类型来完成数据和指令的交互,减少了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冗余信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本发明还通过申请UDP端口号来实现对网络信道的动态分配和释放,在协议设计上实现信道参数信息和信道数据分离,避免了信息的重复和混淆,降低了对端口的强制占用性,而且增加了协议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无线电 监测 接收机 数据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定义本方法中使用到的消息类型本方法用到的消息类型有三种:命令消息,响应消息和数据消息,其中:命令消息:客户端发给接收机的配置信息或请求信息,用于信道配置,通过TCP协议传输;响应消息:接收机发给客户端的信道信息或确认信息,通过TCP协议传输;数据消息:网络信道传输的数据,用于数据传输,通过UDP协议传输;其次定义两种寄存器类型:配置编号寄存器和顺序编号寄存器,其中:配置编号寄存器:长度为32位,每个信道对应一个配置编号寄存器,对信道进行一次配置,则该信道对应的配置编号寄存器数值加1;顺序编号寄存器:长度为32位,每个信道对应一个顺序编号寄存器,信道每发送一帧数据,则该信道对应的顺序编号寄存器数值加1;一种多信道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步骤1:客户端向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发送TCP连接请求;步骤2: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收到TCP连接请求后,通过TCP协议向客户端发送包含无线电监测接收机设备ID号的响应消息;步骤3:客户端收到响应消息后,确认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设备ID号,若设备ID号匹配则成功建立TCP链路通信,客户端通过TCP协议向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发送请求物理信道信息的命令消息;步骤4: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将其包含的所有物理信道进行编号,通过TCP协议向客户端返回含有物理信道编号和属性信息的响应消息,这些信息包括信道个数、信道频率范围、带宽范围、增益范围、信道提供的数据种类等;步骤5:客户端根据收到的相关信道信息来配置接收机的物理信道,每次对物理信道进行配置,客户端都通过TCP协议向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发送含有所请求信道的配置信息的命令消息,这些信息中包括物理信道的编号、信道的中心频率、带宽分辨率信息等,还包括客户端为每个物理信道所分配的UDP端口号;步骤6:无线电监测接收机通过TCP协议收到含有配置信息的命令消息后对各个物理信道做相应的配置,若信道配置成功则在响应消息中将标志位设为成功,反之则设为失败,在成功配置物理信道后,无线电监测接收机通过向各个物理信道指定不同的UDP端口建立相应的网络信道,并开始发送所请求配置下的信道数据,客户端为每个网络信道维护一个配置编号寄存器,对该网络信道所做的配置的次数称作配置编号,每进行一次配置,则该网络信道对应的配置编号寄存器数值加1,同时客户端还为每个网络信道维护一个顺序编号寄存器,网络信道发送数据的数量称作顺序编号,每发送一帧数据,顺序编号寄存器的数值递增1,此时网络信道内的数据的帧头只含有配置编号、顺序编号和数据帧长度;步骤7:重复步骤4、5、6、7直到数据传输结束,每改变一次网络信道配置,则客户端重新发送配置消息,相应的配置编号寄存器的值加1,加到最大值0xFFFFFFFF后,再从0开始累加,UDP链路的网络信道每发一包数据,顺序编号寄存器的值加1,加到最大值0xFFFFFFFF后再从0开始累加,一旦网络信道配置改变,即配置编号寄存器的值加1,则顺序编号寄存器无论为何值都从0开始计数;步骤8:需要停止数据传输时,客户端发送停止某个信道传输的命令消息,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收到命令消息后停止发送该信道数据,同时释放UDP端口号并通过TCP链路发送确认的响应消息到客户端,需要重新启用该信道时再由客户端指定新的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787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近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作模式水下声信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