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苦楝树与黄秋葵间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34672.8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露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露清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C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04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楝树与黄秋葵间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苦楝树的种植、黄秋葵的育种、间种地的准备、黄秋葵的间种、黄秋葵的田间治理和果实采收等步骤。本发明的一种苦楝树与黄秋葵间种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苦楝树本身具有杀灭病虫害的作用,在苦楝树林种植黄秋葵,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及化学产品;黄秋葵的种植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结构,涵养土壤中的水分等作用;黄秋葵采摘后的根茎经自然生物发酵,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而苦楝树所散发的自然芳香,可以使黄秋葵品质大大提高;苦楝树的生长周期较长,而黄秋葵则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见效快,这样长短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苦楝树 秋葵 间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苦楝树与黄秋葵间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苦楝树的种植:按株行距4~5米、株距3~4米种植苦楝树苗木;(2)黄秋葵的育种:每年五月,将黄秋葵种子经浸泡后置于25~30℃下催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备用;或者在将上述催芽后的种子在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的重量份数配比混匀配制而成,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12厘米点播,覆土厚2~3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28℃,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备用;(3)间种地的准备:每年五月,在苦楝树林的行距间整地作畦;(4)黄秋葵的间种:每年五月,将在作好的畦上种四行,行距60~65厘米,穴距40~45厘米,穴深2~3,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4株,可使用步骤(2)得到的出芽种子直接播种,或者使用步骤(2)得到的幼苗进行移栽,播种时,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3厘米;(5)黄秋葵的田间治理:a、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b、中耕除草与培土:幼苗出土或定植后,应连续中耕2次,促进缓苗;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c、浇水:播后20天内缺水时早晚人工喷灌;20天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雨季注重排水,防止死苗;d、施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尿素5~8千克;第二次为提苗肥,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开花结果期重施一次肥,人粪稀肥2000~30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6)果实采收:黄秋葵从播种到第一枚嫩果形成约需60天左右,以后整个采收期长达60~70天,全生育期可达120天;黄秋葵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厘米,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第一次采收后,初期每隔2~4天收一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缩短。8月盛果期,天天或隔天采收一次;9月以后,3~4天采收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露清,未经王露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346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硫铝酸钙矿物二次合成方法
- 下一篇:竖窑均布加料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