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冷硬铸造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1652.9 | 申请日: | 200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D·R·吉尔德迈斯特;J·L·柯比;R·T·里希特;C·W·尚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铝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直接冷硬铸造装置,包括:由铸造面形成的具有顶端和底端的端部开口模腔;位于模腔顶端的耐火套,用于接收熔融的金属;位于铸模底端下面的冷却剂输送系统,用于供给冷却剂以使下降的熔融金属体冷硬;以及安装于耐火套和模腔周壁之间的氮化硼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金属直接冷硬铸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代替耐火套的流嘴,其位于模腔顶端,用来接收熔融金属,且该流嘴具有流控棒或浮动式挡板,其中,流控棒控制熔融金属进入模腔的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金属直接冷硬铸造方法,包括:持续地用熔融金属填充模腔的顶端;并且,使熔融金属经过铸模向下移动以形成铸锭,同时通过从冷却剂输送系统把冷却剂喷射到铸锭上来使铸锭冷硬。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铸造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金属直接冷硬铸造的装置,包括:由铸造面形成的具有顶端和底端的端部开口模腔;位于模腔顶端的耐火套,用于接收熔融金属;位于铸模底端下面的冷却剂输送系统,用于供给冷却剂以使下降的熔融金属体冷硬;以及安装在耐火套和模腔周壁之间的氮化硼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铝公司,未经美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116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孔材料吸附的气体储能增强方法
- 下一篇:辐射检测设备和辐射图像捕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