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下香菇春季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99616.5 申请日: 2009-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2077757A 公开(公告)日: 2011-06-01
发明(设计)人: 吴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 吴晶晶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1/00;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714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属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林下香菇栽培方法,其方法是:利用林下天然郁蔽的特有条件,根据季节不同,采用春季畦栽方法:配料、挖坑、铺料、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和覆土后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后转潮期管理、越夏管理,可以节省春季灭菌程序,节省劳动力和成本。
搜索关键词: 林下 香菇 春季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林下香菇春季畦栽方法,其特征在于:a、配料:按重量计蓄禽粪40‑50%、碎稻草30‑44%、尿素0.5‑1%、磷肥1‑2%、石灰2‑3%;或蓄禽粪50‑52%、废菌棒40‑45%、尿素0.5‑1%、磷肥0.5‑2%、石灰3‑5%;两种配料任选其一,先将上述原料粉碎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5逐渐加水拌匀,PH值7.5~8;将拌好的配料堆成高1‑1.5m,长、宽1‑2m料堆,料堆上每隔0.2‑0.4m打两排孔,孔径3~10c m,孔深到底地面;观察20c m下的料温,当料堆温度升到60℃以上时进行翻堆,内外相调,上下料易位,当堆温再次上升到60℃时维持3~5天结束发畦酵;b挖坑、铺料、播种:选林地待土壤化冻后,10c m以下地温在8℃以上时,挖宽1~1.2m、长4.5~5m、深0.4m的栽培坑,铺一层厚5~7c m料,撒一层菌种,依次铺第二层5c m、第三层5cm料和菌种,菌种分配一、二层30%、三层40%,稍拍实拍平,最上层覆盖厚5~10c m发酵料后覆盖黑色薄膜保湿;c发菌管理:当薄膜中料堆的温度高于25℃,湿度大于85~90%时白天揭膜通风,待表面土层干燥,降湿后,再把薄膜盖上或是搭建小拱棚增加透气量;温度低于15℃时在薄膜上盖草或树叶以增温,保持料堆内湿度60~70%,空气湿度78~80%;d、覆土和覆土后管理:播种后18~20天,当菌丝长到料底或蔓延至料层2/3时覆土;覆土的材料为草炭土或裸地10c m内的表层土,用石灰水调至中性,土壤湿度60%,覆土厚度3~5c m;前期当温度22~26℃、空气相对湿度80%将薄膜盖在土层上,促菌丝生长布满土层,后期当原基础形成,将薄膜揭开架起小拱棚,保持温度18~20℃,湿度提高到80~90%;e、出菇期管理:温度调节要拉大昼夜温差,白天达到12~24℃,夜间通风昼夜温差达到6~8℃;向空间、地面喷水保温,幼菇形成时,向菌床喷雾状水增湿,做到床面不可积水,保证湿度85~90%;在温度超过28℃、湿度超过90%情况下加大通风量,温度低于10℃时,在拱棚上面加草垫保温;发菌阶段盖黑薄膜,子实体生长阶段,把薄膜搭在拱棚上,放风时撩起薄膜,使光散射进拱棚内;f、采收后转潮期管理:每采收完一潮菇后,及时将床面清理干净,挖掉残菇根和污染覆土,用石灰粉填平,用p H=8石灰水喷洒床面,盖好黑薄膜养菌;待新一茬菌蕾形成后,将薄膜掀搭在小拱棚上进行出菇期管理8~10天可采菇,当季采不完可进行越夏管理;g、越夏管理:当均气温高于26℃时控制喷水,采完菇后将薄膜揭开,使床面保持干燥状态,覆盖裸地干土3~5c m后自然越夏,当旬气温均降至25℃以下时,浇透水盖膜保温保湿至出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晶晶,未经吴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961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