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聚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71714.8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乐;熊金根;张惠明;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63/16 | 分类号: | C08G63/16;C08G63/85;C08G63/183;C08G63/8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12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聚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的液态钛系聚酯催化剂储存稳定性不好、光照下易变色,制得的聚酯热稳定性不佳、色相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二元羧酸和二元醇为原料,在钛系聚酯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温度为23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在反应温度为250~320℃,反应压力为小于15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聚酯产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聚酯的工业生产中。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聚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产聚酯的方法,以二元羧酸和二元醇为原料,在钛系聚酯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温度为230~280℃,反应压力为常压~0.5MPa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在反应温度为250~320℃,反应压力为小于15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得聚酯产物,其中所用的钛系聚酯催化剂包括以下原料物质在反应温度0~200℃,反应时间0.5~10小时条件下的反应产物:(A)具有以下通式的钛化合物:Ti(OR)4R为选自1~10个碳原子的烷基;(B)选自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二元醇;(C)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A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D)选自元素周期表中IIA、IB、IIB、VIIB或VIII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E)选自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有机酸;(F)选自磷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酯化合物;其中,二元醇(B)与钛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1~8∶1;金属化合物(C)与钛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0.1~10∶1;金属化合物(D)与钛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0.1~20∶1;脂肪族有机酸(E)与钛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1~20∶1;磷酸酯化合物(F)与钛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0~1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7171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生物样品中选择性捕获和扩增外显子或靶标基因组区域的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