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听觉模型的车内噪声烦躁度客观量化评价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7586.2 | 申请日: | 200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杰;卢炳武;谢军;王登峰;赵彤航;姜文君;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H3/00 | 分类号: | G01H3/00;G06F19/00;A61B5/1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基于听觉模型的车内噪声烦躁度客观量化评价方法涉及心理声学和汽车声品质评价方法,本发明包括:设计人工头模型;用听觉外周计算模型模拟人的中耳和内耳对声音的处理机制;进行匀速、加速和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信号采集;噪声样本预处理和响度规格化处理;用声品质计算模型获得心理声学参数;用分组成对比较法获得主观评价结果试验数据;计算、绘制各参量与主观评价结果排序值间的相关散点图;分析计算获得各工况下主观烦躁度的客观量化模型,本发明可实现不同车型、档位和车速的车内声品质客观评价心理声学参数计算,其值与主观评价方法的评定结果相关性和一致性好,评价结果稳定、可信度高,结合CAE新车设计,可提高汽车的声品质和竞争力。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听觉 模型 噪声 烦躁 客观 量化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听觉模型的车内噪声烦躁度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设计基于头相关传递函数机理的人工头模型。2)用基于人耳听觉特性的听觉外周计算模型,模拟人类听觉系统的中耳和内耳对声音的处理机制,模拟声信号从自由声场到听觉外周系统的传递过程和转换机制。3)用人工头模型对9辆不同类型的轿车在平整路面上分别进行匀速、加速和怠速工况下的车内噪声信号采集。4)对采集的噪声样本进行预处理和响度规格化处理。5)用基于Matlab的声品质计算模型对经听觉外周计算模型声信号转换的电信号值进行计算,得到各工况的双耳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度四种心理声学参数。6)用分组成对比较法,对声样本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获得主观评价结果试验数据。7)用SPSS软件,计算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与心理声学客观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绘制各参量与主观评价结果排序值之间的相关散点图,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主客观评价结果的相关性。8)经分析计算,获得匀速工况、加速工况和怠速工况下的主观烦躁度的客观量化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75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间光通信终端通信探测器视场角测量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基于位图的显示遥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