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国变换码的信道编解码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63374.7 | 申请日: | 200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易本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H04L12/56;H03M1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严彦;冯卫平 |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中国变换码的信道编解码方法,利用中国余数定理构造的中国变换码,编码实现为将有限长度的原始分组不断分解为包含分解素数及余数信息的编码分组,从而生成理论上无限长的编码分组,而解码实现只要从这些编码分组中接收若干分组,即可以译码恢复原始分组值的编码构造。这种基于擦除信道设计的基于中国变换码的信道编解码方法,与其他传统信道编解码技术结合就可以推广应用到有损信道的信道编解码技术。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国 变换 信道 解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中国变换码的信道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端进行以下步骤,首先,对于单个原始信息分组,设定编码分组长度和素数集;然后,从素数集中随机选取分解素数,将原始信息分组对分解素数进行求余运算,将余数及相关分解素数的对应关系构成编码分组;循环生成编码分组并传输至解码端,在收到解码端译码成功且停止译码的反馈后,停止编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33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