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视差图像的平行摄像机阵列移位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916.3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华;陶宇虹;邓欢;赵悟翔;李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3B3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获取视差图像的平行摄像机阵列移位法,该方法采用平行摄像机阵列对三维场景进行拍摄,依据三维场景内容以及立体显示时所需的凹凸效果选择凸出和凹进显示器的两部分三维场景的分界面,以该分界面作为拍摄时的参考平面,将被拍摄的三维场景的每个点的水平视差都减去参考平面的水平视差,即将每个摄像机获取的视差图像进行相应的平移处理,最后截取用于立体显示所需的图像部分,即可获得立体显示所需的具有正、负水平视差的视差图像。这样,实现了既凸出显示屏外又凹进显示屏里的三维场景的逼真再现显示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视差 图像 平行 摄像机 阵列 移位 | ||
【主权项】:
1、获取视差图像的平行摄像机阵列移位法,其特征是采用平行摄像机阵列对三维场景进行拍摄,将获取的视差图像进行向右平移和截取处理,获得立体显示所需的正、负水平视差,其具体方法分为五步:第一步,建立平行摄像机阵列拍摄三维场景,第二步,确定用于立体显示的视差图像大小H×V,依据三维场景内容以及立体显示时所需的凹凸效果选择参考平面M并测量M距摄像机阵列的距离LM,第三步,利用式H ′ = 2 · tan ( θ / 2 ) · L M · H 2 · tan ( θ / 2 ) · L M - ( N - 1 ) · D ]]> 计算出摄像机阵列拍摄视差图像的水平方向的大小H′,拍摄大小为H′×V的视差图像,第四步,利用式Δ X M ′ = - D · H ′ 2 tan ( θ / 2 ) · L M ]]> 计算参考平面M在获取的视差图像上的水平视差值,对每一幅视差图像进行向右的平移处理,第k幅视差图像的平移量为|(k-1)·ΔX′M|,第五步,截取平移后的图像中从右到左大小为H×V的部分,就可以得到用于立体显示的具有正、负水平视差的视差图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991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葵花秆层积板制片组坯方法及压制工艺
- 下一篇:玻璃杯内外洗涤刷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