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057551.0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沈伟;杨卫胜;杨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1/24;B01J8/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 地址: | 2012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乙醇脱水制乙烯生产方法中存在反应器单台生产能力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熔盐外循环方式,在反应器壳体的两端设置圆环形熔盐通道,上、下熔盐通道与壳体壁接触的相应部位上开孔,上、下熔盐通道上分别设有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反应器壳体内部设置折流板,折流板上设有与列管匹配的管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工业生产中。 | ||
| 搜索关键词: | 乙醇 脱水 乙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方法,以乙醇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100~500℃,反应压力为0.01~3.0MPa,液体重量空速为0.1~8.0小时‑1的条件下,原料在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乙烯,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上封头、下封头、上管板和下管板,反应器的上、下封头的顶端处分别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反应器的上、下管板间垂直设置有列管,列管分别与上封头和下封头相连通,列管内装载有催化剂;反应器壳体外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环形上熔盐通道和下熔盐通道,在所述的上、下熔盐通道与壳体壁接触的相应部位上分别开设有至少4个小孔,在所述的上、下熔盐通道上分别设有熔盐进口和熔盐出口,进入熔盐进口的熔盐通过熔盐下通道相应部位的小孔进入壳体内,与列管换热后通过熔盐上通道相应部位的小孔进入熔盐上通道,由熔盐出口排出;其中反应器壳体内部距上管板1/10~9/10的列管总长处设置有至少一块直径与壳体内径相等的圆环形折流板,折流板上开设有位置与列管排布相对应的管孔,管孔直径大于列管外径,列管通过折流板上的管孔垂直穿过折流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75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