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富营养化水域底泥层上构筑底栖微生物层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53309.6 | 申请日: | 2009-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民;王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在富营养化水域底泥层上构筑底栖微生物层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天然贝壳清洁并焙烧活化后,浸入到污泥硝化池内附载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后,随即散播到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缩小其与上覆水接触的连续面积,减缓曝气推流对底泥层的扰动。同时,通过搭载微生物对底泥层内有机质与营养盐的矿化作用,在底泥表层形成无机矿化稳定层,阻止底泥内营养盐的释放。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作用效果好且投资费用低等诸多优势,是富营养化污染水域底泥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 ||
| 搜索关键词: | 富营养化 水域 底泥层上 构筑 微生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在富营养化水域底泥层上构筑底栖微生物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选用贝壳作为底栖微生物附载材料;第二步、将天然贝壳清洗后,并于300℃~500℃焙烧后浸入酸性溶液浸泡以去除其中的有机质并完成贝壳表面孔隙的活化,制成堆积密度为0.9×103kg/m3~1.2×103kg/m3,比表面积为10m2/kg~50m2/kg的附载材料;第三步、微生物附载:将预处理后的贝壳浸入普通城市生活废水硝化池内进行微生物附载,历时3天~10天取出后备用;第四步、将第三步制得的底栖微生物附载材料铺设投入到富营养化水体的底泥层上,每平方米投加0.5kg~1.0kg;第五步、在底栖微生物附载材料上方布设曝气系统,通过供氧促进附载底栖微生物对底泥表层有机质的矿化及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脱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33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眼镜
- 下一篇: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模拟负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