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导向波的厚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9014.1 | 申请日: | 200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李富才;孟光;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7 | 分类号: | G01N29/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导向波的厚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换能器布置;激励信号布置;激励信号产生、传播、采集;信号处理与分析、损伤识别。本方法通过合理的激振器、传感器布置,以及恰当的设置激励信号,可采集到工程上厚梁对象的损伤波形信号;对波形信号提取分析可获得损伤的位置和严重程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厚梁的损伤检测和健康监测。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导向 结构 损伤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导向波的厚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换能器布置,在梁的一端并排布置激振器产生力和位移信号,布置反射传感器获取反射信号,在梁的另一端布置透射传感器获取透射信号;第二步:激励信号设置,测量检测对象的几何尺寸,长度小于1m的采用3.5周期的波形,长度在1m以上的采用5个周期的波形,将最佳频率厚度积区域的值除以厚度尺寸得到激励信号的频率,最后对激励信号施加窗函数;第三步:激励信号产生、传播、采集,连接好基于导向波的检测系统,将步骤二设置好的激励信号通过波形发生器发生,并经放大器放大后进入激振器,继而到达传感器,最后被采集系统获取并保存于PC;第四步:信号处理与分析、损伤识别,通过信号处理方法对信号进行去噪和处理以识别各类波形,根据边界反射的波形计算导波的群速度,然后根据群速度计算损伤反射波的位置,通过损伤反射波波峰值与反射传感器信号第一个波包的峰值的比值得到损伤严重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901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半导体激光器恒温控制器
- 下一篇:光纤传感的肺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装置





